第369章 戏剧谋反 (第1/2页)
李琩沉吟片刻,问袁晁道:“你有带种子来吗?”
袁晁道:“小民去岭南时没想农业,忘记将种子带回来,还请陛下恕罪。”
李琩道:“无妨,看来你对农业确实有些见地,今日就算殿试,朕任命你为司农寺寺丞,先到司农寺就任。”
司农寺寺丞,是从六品。
袁晁受宠若惊,十分高兴,叩拜道:“臣叩谢陛下。”
“起来说话吧。”李琩让袁晁起身,道:“你到司农寺的第一件事,就是挑选些懂水稻的人,组建队伍,过上一两月,去岭南、占城巡视,把你所说的耐旱早熟的稻种带回来。”
袁晁道:“臣定不辱命!”
李琩微微一笑,道:“你在台州日久,台州现在什么情况,你给朕讲讲,无需粉饰太平,说实话。”
“喏。”袁晁领命,照实将真话全部讲给李琩。
袁晁的话,概括起来,便是均田制崩坏带来的负面影响,民失其田要承受大量的赋税,导致逃户众多,而官员腐败、门阀垄断加剧这一问题,导致民不聊生,山贼到处都是。
这种情况,李琩能预料得到。
大唐现在的矛盾到处都十分剧烈,北方因为军事力量强悍,爆发的是安史之乱,而南方军力不强,爆发的是农民起义。
到了晚唐,不论南北,农民起义军全部被吸纳到藩镇里面,加剧了藩镇割据。
李琩听完,心里默默叹气,转对一旁的李佑道:“大郎听清楚了吗?”
李佑恭敬道:“儿听清了。”
“那就好。”李琩颇为满意,起身去和与其他应试之人会面,见到前面那个获得奖章的工匠,还和他多说了几句。
杜甫见李琩如此亲民,含泪喃喃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当天,李琩一行人就在杜甫家里用膳,一应费用,皆由内务府出。
一直到傍晚,李琩一行人才动身回城。
夕阳下,李琩告别应试众人,身骑骏马,与杨玉环等人沿着潏水而行。
李琩对一旁的杨玉环道:“这潏水可是长安八水之一,风光与曲江大为不同。”
“是啊。”杨玉环满脸笑容,欣赏着一路的风光,道:“真希望这潏水永远走不到尽头。”
李琩笑道:“你往东南走,就走不到尽头。”
杨玉环道:“入海不算尽头吗?”
李琩道:“星辰大海只是又一个开始,不算尽头。”
杨玉环若有所思,道:“郎君的胸怀,臣妾远远不及。”
李琩回之一笑,转对韦娴懿道:“这地方伱来过吗?”
韦娴懿道:“妾身很小的时候游历过,之后就最多只是路过。”
李琩道:“和你阿妹吗?”
韦娴懿想起自己妹妹现在还和李亨的儿子圈禁在一起,有些感伤,点点头,道:“正是。”
李琩道:“你阿爷安插在你身边的眼线,随你一起进了宫,明日你把那几个人还给他,请他配合我推行新政,他若听,我可以让你阿妹出府。之前他选择两边站队,我可以不追究,这一次,他若是还不和我同心同德,我想容,也容不下,希望你能明白。”
韦娴懿见事有转机,高兴道:“谢陛下,妾身一定说服阿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