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局势如冬夏,冷暖自知 (第1/2页)
进入六月之后,夏日炎炎。
但京师的长安街上,人群比肩接踵,不住地朝着一个方向踮着脚尖看。
三大营的将士们终于回京了,从通州大捷到现在,接近一个月的战事,终于落下帷幕,再次回到了京师重地。
朱常淦领着大臣们在城外五里之处接人,可谓是给足了面子。
在此之前,《大明时报》一直在跟进报道大明和鞑子的战局,每次大捷是头版头条。
正所谓久旱逢甘霖,大明朝积弱,数十年不闻一胜,战局糜烂到了极点。
如今一朝大捷,紧跟着接连大捷,犹如瓢泼大雨一般灌入大明所有人的心田。
以至于当听说三大营即将到京的消息,整个京师为之沸腾。
相比上次三大营回京,此时城外的百姓们要多的多,黑压压的一片,如麦田一般铺了出去。
皇帝犹且如此,那些大臣们即便是再心里不愿意,也只能跟着过来。
这帮文臣们对于曹化淳一个宦官却能作为督师这个事情哪怕是再耿耿于怀,在大势之下,也只能全员跟了过来。
“来了,来了……”
“咚咚……”鼓声敲了起来,礼部的军乐队吹打着,高奏凯乐。
三大营的将士们身着战甲出现的时候,京城内的百姓们的欢呼声、叫喊声,火热程度犹如烧干了的锅炉,简直要将这大地融化。
黄得功坐在马上,呲牙冲着后面的勇卫营喊道:“勇卫营的兄弟们,给我喊起来!”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京营的张世泽也不甘落后,扯着嗓子吼道:“京营的兄弟们,你们在哪里?”
“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白杆兵中,马祥麟往后看了一眼,大吼道:“大明神武!”
“大明神武!”
“大明神武!”
“……”
数万将士们的呼吼,声音震动天地,如滚滚波涛猛地朝着四周扑了过去,让京城的百姓血肉沸腾,让迎接的群臣错愕。
特别是媒婆以及一些适龄婚配的女子,嗓子都快喊哑了,要不是五城兵马司的人给拦着,此刻或许早已经跑出去拽人了。
三大营的将士们与之前可是决然不同了,以前是活不下去了才让子侄当兵,可现在是想法设法的让子侄进三大营。
一年十八两银子不说,上战场只要击杀一名鞑子,就是五十两银子,即便是伤了、残了,死了,还有抚恤金。
这不是单单《大明时报》上写的,而是三大营在京师的家属们传出来的,之前他们看不起的那些烂兵油子,上次摇身一变,直接成了身缠上百两的富贵家庭。
这就有点类似于后世八九十年代末的时候,村子里面陡然出现的万元户。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90、91年为例,杭州市一个职工年平均工资是 1156元,一年下来顶多能存个三百五百。万元户相当于普通职工家庭二十年的存款。
而崇祯朝,天灾兵祸,普通人活着都费劲,更别提再存二两银子。
而三大营的将士们一仗下来,却能有几十两,甚至上百两,这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干二十年才能赚够这些钱。
况且,她们的家人早已经算过了,三大营的将士们两次出征,伤亡损失不足半成。
这对于贫苦的大明百姓家庭来说,生存尚且难以维持,能嫁入这样的家庭,无疑是富贵选择。
哪怕是嫁过去,那汉子死了,许多人也可以接受。
因为自己的子女可享受大明朝的福利,更有一百五十两的抚恤金,足够孩子长大。
除了女子,便是那些年轻人,他们看着归来的将士,眼中无不透露着火热,“这就是我大明的军队,我要进去。”
“就你,小胳膊小腿?”一旁有人嘲笑道:“如今的三大营可不是谁都能进的。”
那小个子气急的回怼道:“不行我就练,莫欺少年弱!”
“嘿,你小子……”
抱着他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而且三大营招人不仅仅是体壮,同样也招一些特长兵,比如投掷很准的人,听说勇卫营和京营有种火器,需要一些投掷的远,而且精准的人才。
只要通过测试,就可以加入其中。
偏巧刚刚这位从小放羊,每次放羊时候,他都将石头缠在鞭子上,用来驱赶跑远的羊,指哪儿打哪儿,如今听说三大营招这样的人才,他准备去试试。
将士们入城之后,由礼部尚书程国祥代表朝廷慰劳三军。
此次歼敌两万余,朱常淦不准备再低调,怎么高调怎么来,直接在皇宫之外用白花花的银子堆成了一堵墙。
上百万两银子,在太阳的照射之下,晃得人眼睛睁不开。
“巩业龙,杀敌一名,升两级,奖二十两。”
“……”
“焦泽祥,杀敌两名,主动提出不想升官,奖一百两!”
礼部的官员如唱诗一般,不断地喊着立功的战士上台领奖,直接手捧着银子下来。
远处,京师的百姓们哪里见过如此发钱的阵仗。
那股子冲击力,让每个看到这一幕的百姓,每个汗毛孔都在散发着火热,冲动,渴望……恨不能现在就上阵杀敌。
欢呼声此起彼伏。
而且先开始念的是杀敌少的,随着后面念的杀敌的人越来越多,奖励的银子也就越多,这种冲击力也就越大。
使得百姓们一个个脸红耳赤,兴奋的浑然不顾的回家做饭吃饭。
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一颗颗种子在自己体内生根发芽,慢慢孕育,终将变成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战士们,对于将领的奖励,则在皇宫之内,在王承恩的带领之下,此次出征的所有主要将领,全都进入乾清宫与皇帝共饮。
从曹化淳、李邦华、秦良玉到下面的黄得功、马祥麟等人,他们还是第一次和皇帝共处一席,不免有些紧张。
但随着菜肴、美酒的上场,以及皇帝对众人的褒奖纷至沓来,一个个才缓缓放松了下来,开始享用美食。
君臣尽欢,等酒足饭饱,皇帝的圣旨终于姗姗来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