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陈圆圆的野望 (第1/2页)
朱常淦举起手中的酒杯,“诸卿,朝廷大计,朕就指望你们了。”
“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
50个团练大臣一个个跪在地上,激动的面红耳赤。
要知道他们之前在朝中只是闲职,因为朝中没有势力,所以一直无法升迁,可现在陛下直接将他们官升三级,并且加副总兵衔。
这是什么?
这是荣誉。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们升官的同时,还可以守护家乡,更可以趁机提携自己的子侄、兄弟、朋友,所以他们之中大部分人还是很兴奋的。
哪怕权力很小,没有粮饷。
哪怕只是协助地方督抚办理团练,对于这些永无出头之日的官僚和地方的乡绅们来说看,相比粮饷来说,他们更在乎是功名,是名声。
所以当朱常淦提出兴办团练的时候,官员之中报名者甚众。这五十个便是经过好几轮,从四百多个里面选出来的。
后世,嘉庆年间,白莲教在全国盛行,八旗和绿营无法抵挡。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采用了坚壁清野与团练的方法,才最终平定了白莲教。
朱常淦要的就是他们配合作战,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不是将他们训练成为正规的军队,如湘军那样,尾大不掉。
至于武器,同样的也是让他们就地取材。
如果他们舍得花钱的话,也可以向各地边造局购买,只不过质量什么的,就无法保障了。
“东厂会派人和你们同去。”朱常淦怎么可能不派自己人去?
除此之外,他还确定了军歌和军礼。
精忠报国!
所有的将士,除朝觐拜谒外,统一行举手礼!
不仅要在勇卫营、京营、白杆兵里面推广,他们这些团练同样也要进行推广。
……
勇卫营、京营、白杆兵在京城休整了两天,便再次忙碌起来,将粮草、弹药等搬上车辆,准备再次出征。
因为鞑子的还没有消灭,依然在大明的土地上
兵仗司、兵部同样也跟着忙碌。
两天的时间,一万四千匹马已经分给各营,骑兵的兵力一下子翻了差不多一倍。
除此之外,因为三大营打胜仗的消息传出,京畿地区突然涌起了一股报名参军的浪潮。
三大营分别录了2500人,1800人,800人。
不仅补足了之前的人员,还多了五千人。
“报,清军并未朝着京师而来,兵合一处,还在通州。”
锦衣卫的军报一封封的传回来,汇总到了军机处。
皇帝、孙承宗、杨嗣昌、曹化淳、李邦华等人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如陛下所说,鞑子没有如期抵达京师附近,反而合兵?”
“这就有点不好打了,对方还有六万骑兵,我们满打满算也才三万,根本追不上对方。”李邦华忍不住开口道。
“即便有火炮和火铳,但赶不上对方,也发挥不出来多大的威力。”
宋应星也参加了会议,此时站了出来,“李大人,我们兵仗司的工匠给火炮马车做了一批牵引车,可以让马拖着跑,可极大的增强了火炮的机动能力。”
这也是上次参战之后,宋应星和兵仗司的工匠们针对火炮运输改进出来的方案。
“哦,可载重多少?又日行多少里?”朱常淦扭头问道。
“回陛下,六匹马的话,可载三门火炮,一日可行百里。”
“造了多少?”
“50辆,即便有损毁,也足够一百二十门火炮使用。”宋应星如实回道。
之前出发的时候是一百门,但这期间又造好了二十门,这次直接交付给了白杆军这边。
“行,那就先这样吧,朕相信你们。”
全程朱常淦只是听着,全程几乎没有参与多少,上次自己是因为知道历史的惯性使然,所以才侥幸胜了一局。
这次他直接将主导权交给了这些下面的人,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坚决不微操。
等小朝会结束之后,宋应星没有走,一脸希冀的看向皇帝,跪下行礼道:“陛下,臣这次还想跟着……”
“不准!”
朱常淦这次断然拒绝,虽然在京师之内大肆地抓二鞑子,抓汉奸,但谁也不敢保证就抓完了。
第一次让他上战场,还可以说是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这第二次如果宋应星再次上战场,那就是把香饽饽往外推了,万一损失了,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
“正好,朕有事儿需要伱办。”
宋应星脸色发苦,一路跟着皇帝来到乾清宫,还想再请求。
却见到皇帝让王承恩关上门,指着地上的一簇簇叶子说道:“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宋应星有些不解,“菜?还是花?”
“这可不是菜。”朱常淦淡笑着说道:“这是大明朝起死回生的仙药,其亩产3000斤。”
后世杂交红薯的亩产普遍可以达到6000斤以上,高产的甚至可以达到上万斤。
宋应星眼睛猛然瞪大,“三……三千?”
作为大明朝这方面的专家,他太清楚大明朝粮食亩产多少了,大明朝的稻谷亩产280斤,麦粟亩产240斤。
而皇帝这张口就是三千斤,十几倍的产量,让他如何敢相信?
“春薯已经赶不上了,眼下朕要你做的就是尽快育苗,抢种夏薯,土地朕也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京营的万顷两天,朕给你征用过来了。”
“这红薯的习性,朕也给你找了一个种植了三十年的人。”
乾清宫之外,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此时满头大汗,喉结滚动,不住的吞咽唾沫的但却不敢抬头。
千户?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怎么就成了千户了?
“陈山青进宫觐见!”
几秒钟之后,又是一句,“陈山青进宫觐见!”
小黄门嘴角抽了抽,连忙跑过来,低声道:“叫你呢!陛下等你进宫觐见。”
“哦……”陈振龙的孙子陈山青此时才豁然反应过来,连忙在小黄门的带领下,朝着宫里走去。
三十多年前,他祖父陈振龙在菲律宾发现这种能够解决当地人温饱,且产量极大的作物之后,便怀着一颗大义置信,多次想将红薯给运回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