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第2/2页)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着外面有马蹄声响,有宦官在外面高喝,“何人胆敢纵马入皇宫?!”
整个太和殿前一道如雷般的嘶吼响彻,“八百里加急,辽东急报!”
……
王承恩刚准备出去,却见皇帝已经起身,朝着外面跑去。
然后快步的走出皇宫,一路走到了那名‘夜不收’小兵的面前,听着锦衣卫千户所说。
眼眶发红地将对方的眼睛给合上。
朱常淦看着已经冰凉的‘夜不收’士卒,眼睛通红,“王承恩,以朕的名义,厚葬之,抚慰金百两,着其子入锦衣卫,赏副千户职。”
喃喃的说道:“大明有愧于伱们这样的人。
但也正因为你们,说明大明还有救!”
对于夜不收这支部队,朱常淦一直想将其收归部下,但眼下皇帝的手还够不到辽东那边,所以还没有纳入日程,想不到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还有军情的传递。
这次如果不是锦衣卫将自己的情报网给撒出去,恐怕这紧急军情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传到自己手中。
猛然扭头看向高宇顺,“给朕查,无论牵涉到谁,严惩不贷!”
“是,陛下!”
王承恩则从锦衣卫千户的手中接过急报,朱常淦看着上面的内容,眼睛冒火,宛若钉子一般将手中的急报甩在此刻已经也随着皇帝出来的几个兵部的人面前。
“这就是你们和朕打保票的长城毁边墙已经修建妥当,满清大军已经无法再次入关?”
几人连忙将急报展开,顿时脑子‘嗡’的一声。
兵部之前对于满清入关事宜进行了多次的研判,边城的将领上报已经将长城毁掉的边城修建妥当,可现在……
“朕回头再和你们算账。”朱常淦攥着手指回到太和殿,“先说一下眼下该怎么办?”
满朝的文臣武将顿时一个个面如土色,骇然无比。
刚刚还老神在在的文官们此刻也全都动了起来,跪下恳求道。
“陛下,京师乃大明国之根本,岂能在此沦陷于战火?”
“是啊,京师乃大明之象征,岂能再起战端?”
“陛下,臣以为,当让宣大总督卢象升进京勤王。”
“陛下,臣以为,洪承畴和孙传庭也当进京勤王……”
“臣附议!”
“……”
朱常淦看着满朝的文武百官,心里却是冷笑不已。
在这些文官、勋贵的眼中,京城自然是不允许陷于战火之中的,不仅仅因为这是大明的国都,是光甲的相称,更因为京城官僚集团的利益所在。
鞑子一旦抵达京城,烧杀抢掠,破坏的都是他们占据的庄园和土地。
他们自然不愿意遭受这样的巨额损失,袁崇焕之死,当初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己巳之变,在这些文官利益集团看来,既然袁崇焕无法保证他们的财产安全,那就不如换掉。
所以面对崇祯的震怒,他们不仅没有替袁崇焕辩解,反而一封封的上奏疏,落井下石。
“嘭~”
一声巨响。
如一道惊雷,将朝堂上乱糟糟的声音给斩断。
却是朱常淦将砚台给扔了出去,他从御座之上直起身子,冲着衮衮诸公骂道:“朕曾记得成祖说过一句话,天子守国门。”
“《礼记》之中有另外一句,国君死社稷。”
“朕今日就将这两句话给连起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朕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说完,转身离去。
“这……”满朝文武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皇帝,难以置信地目送皇帝离开。
有人嗓子发干,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也有人胸膛起伏,呆立在当场,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有一部分人,如吏部尚书孙承宗、京营提督李邦华等人,则是目光如炬,眼底光芒闪烁。
……
从早朝下来,
吏部左侍郎田维嘉、吏部左侍郎薛国观等人则是拦住了兵部尚书杨嗣昌,“杨尚书,陛下这是何意啊?”
杨嗣昌刚想说话,却有人问道:“陛下不会是不想洪承畴、孙传庭进京勤王,准备用勇卫营和京营和后金拼杀吧?”
嗯?
众人的目光不由猛地闪烁,这人问的也正是他们想问的。
杨嗣昌摇了摇头,“诸位,我现在也不知道陛下所想,陛下刚刚让王公公过来递话,现在要见陛下。”
……
乾清宫,朱常淦脸色难看的看着孙承宗、李邦华、杨嗣昌等人。
早朝上那么多人,是不可能讨论出所以然的,反倒是不如几个人能做出决断。
“陛下,洪承畴和孙传庭……”
“不妥!”朱常淦直接给他们定了基调,不能调洪承畴、孙传庭等回京勤王,“那样正合了皇太极的心意,大明朝的反贼借此东风,如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历史上皇太极应该是在明年才再次大军入关的,这次竟然提前了一年?
想来和自己查抄范永斗等晋商有关,本来想着用和谈多拖一下时间,可对方也不是傻子,在面对利益损失的情况下,他们终究还是忍不住了。
“那宣大总督卢象升呢?”
“他暂且不能动!”
孙承宗、杨嗣昌等人听着皇帝说的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
“陛下是想以京营、勇卫营和满清碰一下?”杨嗣昌终究还是提出了这个憋在心里的问题。
朱常淦猛地扭头看向他,“怎么?在你看来,此举异想天开?”
“臣不敢。”杨嗣昌脸上的肌肉抽搐,满头大汗,“陛下,如此太过凶险了,京师重地,万一……”
其他地方还好说,如大同、宁远、锦州这些地方,可以借城死守,哪怕城里被打成了稀巴烂,只要守住,就是大功一件。
可京城,这地方若是遭受战火……指望皇帝担责?
扯淡!
最后还得落到他这个兵部尚书头上,他能不怕吗?
老臣孙承宗眯了一下眼睛,“陛下的想法是?”
朱常淦目光坚定地看着几人,“朕已经让锦衣卫去给密云总督吴阿衡传旨,让他不必死战,将满清大军放进来。”
“朕明着告诉你们,就是要用勇卫营、京营和他们碰一碰。”
就在这时,一个小黄门从外面跑了进来,“陛下,秦总兵带着两万白杆兵已到城外,递来奏疏,请求觐见。”
“哦?“朱常淦的眼睛猛地一亮,“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