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宜伦 (第1/2页)
景元元年五月初三日上午,南宁军治所宜伦县港口外,驶入了一支由五艘大船组成的船队。
船队靠港后,守卫上船盘查,发现船夫、乘客,加一起直有数百人,还有百余人全副武装,这对总人口不过数千的宜伦县来说,已是一支不小的队伍。虽然他们身着宋军制式铠甲,打着大宋的旗号,守港的校尉还是不敢随便放人登岸,只叫船上派一个人拿着身份札子,随自己去县里的军治所通报。
这自然就是贾旭的船队,而收到札子的南宁军知军事王少杰,见是丞相之子携船队而来,急忙带人去港口迎接。他路上一边骂着守港的校尉眼瞎,竟敢堵着丞相的公子不让他下船,一边心下思量着:朝廷的邸报往常都是旬日一期,虽然琼州地处偏远,信息滞后必不可免,但是像如今这般,最近一个多月都没收到邸报的情况却是头一回,自己这几天正感觉不对劲,偏偏丞相的公子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想到这里,王少杰唤过一个亲卫,交代他乘快马去琼州府,打探一下有没有什么朝廷的消息,然后速速回报。
当然,到港口时,还是要将心中的疑虑藏好,不能露在脸上。自己一个偏远下等军州的知军事,从五品的一方大员,在这等勋贵纨绔面前,根本不够看,也得罪不起。
王少杰主动上船拜见贾旭,贾旭直呼不敢。王少杰又痛骂守港的校尉不懂事,贾旭却说校尉恪尽职守并无不妥,反而是自己唐突。双方就这样假模假式地寒暄了几个来回,王少杰终于忍不住发问道:“不知公子自临安千里迢迢地到我南宁军来,所为何事?”
“啊,瞧我这臭记性,光顾着与知军事见礼,却忘了说正事。”贾旭一拍脑门,从怀中掏出一份“圣旨”,对王少杰说道:“我家大人见我年纪也不小了,向皇上讨了份恩旨,荫了我个官——宜伦知县。今后小子就要在知军事大人手下为官了,还请大人多多关照啊。”
“哦?”王少杰十分讶异。丞相的公子,上哪搞个官做不行,偏偏来这流放之地吃苦?不过对自己好像不是坏事,要是借此搭上贾似道的门路,还愁以后没机会飞黄腾达?
他从贾旭手中接过“圣旨”,看了看内容,确是任命贾旭为宜伦知县,心下疑虑稍解。王少杰斜眼看了看贾旭身后的大船,心想纨绔就是纨绔,不过是来做个区区县令,光仆役亲卫就带了好几百人,还有后面那些货船,装的怕不都是些吃喝玩乐的东西?
怪不得要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来为官,估计是平日太不成样子,怕言官弹劾,便找个没人看的见的地方,不耽误胡闹的同时,还混着资历。
这样的人好对付。王少杰甚至已经开始窃喜了,自己只要陪着喝好玩好,回头叫山上的黎民头人,丢几个部落中犯族规当死之人过来,就是一份平乱的功劳。到时丞相为了自己的儿子显功,自然是要小题大做一番,而公子的功劳越大,身为上官的自己还怕捞不到好处?
王少杰已经将贾旭看做自己的天降洪福,相待之礼也越来越殷勤,一口一个公子的叫着。
“上官不必如此,叫我表字文轩就好。”贾旭说道。
“想不到公子身份贵重,却如此平易近人”王少杰感叹道:“今后在外人面前,你我各论官职,这是朝廷的制度。私下里我与你一见如故,以后我们就以兄弟相称,我虚长你几岁,就妄自称一声为兄,不知文轩介意否?”
“哎呀,那会不会显得小弟过于没礼貌了?”贾旭看着这张比自己父亲贾似道褶子都多的老脸,心想这辈分差的有点乱,却还是拱了拱手、顺着他说:“不过承蒙王兄不弃,以后小弟鞍前马后,就唯王兄马首是瞻了!”
两人均是开怀大笑,相互搀扶着,亲切无比地下了船。然后王少杰再次捡起话头:“贤弟自临安至此,风尘仆仆,愚兄当为贤弟接风洗尘!只是这宜伦县穷乡僻壤,与临安府那般花花世界比不了,阖城也没有什么正经酒肆。不过愚兄的宅子里,有兄之前在浙东任官时带过来的厨子,绍兴菜烧的还有些滋味,比城里这些泥腿子吃的馆子要强的多。”
他说到这里,看了一眼立在一旁的杜韵茹,弯腰凑过来冲贾旭挤了挤眼,轻声说道:“愚兄宅子里还有几个小婢,若论姿色估计贤弟看不大上眼,但却是周边黎峒头领所献,想必贤弟却也不曾吃过这般野味。”说完他又挺直了腰板,恢复平常神态,对贾旭说道:“我看贤弟家眷物什颇多,也需要些时间安置,不如今晚就到为兄宅子中,兄张罗个席面,为贤弟接风洗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