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得胜归大封文武 (第1/2页)
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五月。
大汉天下形成了南北对峙之势,同时也是鼎足三分。
吴王陶应雄霸南方,占据着半壁河山,窥视天下。
北方曹操继续奉大汉天子,但已经权倾朝野,完全将朝廷架空,魏王府自成小朝廷。
并州袁谭,西凉马腾韩遂,结成联盟,表面上拥护朝廷,实际上也割据一方。
正是因为鼎足三分,天下出现了又一次短暂的和平。
吴王陶应在金陵大封群臣。
现在的吴国完全就是一个小朝廷,而且也已经有了完整的官吏制度,在大汉官吏制度的基础上,加入了品级。
而这一套制度明显是为以后吴王登基称帝做准备的,因此,文武的品级都从四品开始。
徐州刺史陶谦如今年岁已大,这一次,辞官回丹阳金陵老家。
四品的文臣主要就是各州刺史,以及吴王府的长史、从事等等。
有益州刺史顾雍,徐州刺史陆康,扬州刺史王朗,交州刺史蒯良,荆州刺史张昭。
吴王府的官员郭嘉、荀攸、陈登、张肱、糜竺、鲁肃、陈群等,自然也都是四品。
蔡瑁、蒯越、周瑜、张济、贾诩、王璨、诸葛瑾、朱治等,以及各地的太守,吴王府的普通官员都是五品。
太守府的其他官员,根据职位的重要性,以及自身所做的贡献,分别被定为六品或七品。
各县县令全部定为八品,县令府的官员定为九品。
徐庶、张松、费观、董和、法正、阎圃、黄权等,虽然封了一定的官职,但没有定品级。
同样的官职,有品级和无品级之间的俸禄,是有差距的。
武将方面也从四品开始。
首先是四征将军,征东将军徐晃,征西将军典韦,征南将军臧霸,征北将军赵云。
他们四人是最早就成为陶应麾下,这些年来,也立下了无数功劳,因此,被封为四征将军,也就是说,目前吴王府最高品级的将军。
仅次于他们的四镇将军,称为从四平,和四征将军稍有差距。
镇东将军陈到,镇西将军太史慈,镇南将军孙观,镇北将军张辽。
五品有四平和四安。
平东将军蒋钦,平西将军周泰,平南将军孙策,平北将军魏延。
安东将军凌操,安西将军徐盛,安南将军黄忠,安北将军甘宁。
由于是乱世,战争不断,因此需要的武将更多,在正五品之后,又封了许多从五品杂号将军。
他们有许褚、文聘、张绣、糜芳、武安国、曹豹、陈武、董袭、步骘、李严、廖化、冯习、张南、傅肜、霍峻、邓芝、尹礼、吴敦、夏侯兰、朱桓、吕范、吕岱、贺齐、邢道荣、邓当、吕蒙、凌统、黄盖、韩当、程普等。
在这些五品将军中,四平将军职位稍高一些,四安和其他杂号将军基本相同。
新近归降的将领孟达、杨任、杨昂、吴班、吴懿、吴兰、雷铜等,暂时没有确定品级,只是封了相应的官职。
有一些文武双全的,比如鲁肃、周瑜、诸葛瑾、步骘、朱桓、朱治等,如果需要他们做武将,带兵打仗,那就是武将的品级。
如果需要他们做文臣,治理地方,那就是文臣的品级。
官员的品级制度,制定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真正实施现在才开始。
这让吴王治下所有的官员都兴奋不已,因为官职可以变,品级基本是固定的,而现在的这种情况,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