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出击 (第1/2页)
三千将士缓步行出树林,分部、曲、屯、队排列好阵型,再跟着校尉、军侯、屯长、队长的旗帜徐徐向前,并逐渐加速。
什伍之内人少,行动不需要旗帜,什长吼一嗓子大家都能听见,伍长更是可以被部下随时看到。
而到了五十人这个规模,指挥就不能靠吼,到了激烈交战的混乱战场,众人得跟着旗帜进退才行,旗帜停他们就停,旗帜向哪里移动他们就得向哪里移动。
队长的旗帜很小,屯长的稍大一些,军侯、校尉的旗帜更大,而三千人的队伍中,最大的那面旗帜无疑是绣着“杨”字的将旗。
大军草创,规模还很有限,士卒未经完整训练,素质平平,故而眼下杨宁没有造太多旗帜,什么号旗、阵旗、五色旗并未区分,只给军官们配发了用于指挥的旗帜,免得士卒们记不住,在战场陷入混乱。
若是正常时节,他的旗帜上应该有“镇北将军杨”或者类似“安西将军祖”这样的字样,可现在他的军队只是个草台班子,有面黄旗有个“杨”字向士卒表明身份,给全军提供引导就不错了。
三千将士一路小跑,来到许家坞堡前的时候,纵然尚未交战,却已经没有什么队形可言,五里的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几千人跑得乱成一团,大军遂停下来重整队列。
好消息是队形虽然乱了,但建制没乱,什伍不可避免混在一起,但得益于在历城县的几天集训,没有出现这个部、曲的人大规模跑到别的部、曲人堆里面的情况,重整队列不算费事。
一时间军阵里喧嚣声四起,有队长、屯长在喝骂自己的部下,指挥对方的行动,有士卒在寻找自己的伍长什长,声音噪杂人影晃动,你挤我我推你,比菜市场的情况好不了太多。
所谓乌合之众,不外如是。
但队列必须重整,否则一打起来建制必然彻底混乱,到时候就全然没有指挥可言,士卒们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不说,还有可能自己人妨碍、误伤自己人,沦为彻头彻尾的一盘散沙。
就目前这种情况,杨宁不求作战的时候大家能保持什么阵列,但总该屯、队聚集在一起,什、伍紧抱成团,哪怕一窝蜂地上一窝蜂地退,大体上都该有个群体作战的秩序,而不是士卒们单兵厮杀。
所谓以战代练,练的不仅是杀人技巧与胆气,更重要的是整体作战的相互配合与令行禁止。
凡事都得一步步来,此战以三千之众出击千余贼寇,杨宁的目标是让军队在尽量控制伤亡的基础上,明白军令为何物,清楚自己在指挥与被指挥体系中的角色,知道战场上应该与同袍始终保持同步。
此时,大军虽说到了坞堡前,但面前并没有多少泰山贼,西沉残阳的金黄光芒下,城头城前零零散散有一两百人,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东一片西一片。
有的在摸索战死者身上的财物,有的在扒死尸的衣服,有的在给同伴裹伤,有的正胡乱耍着刚刚捡到的兵刃,还有的百无聊奈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