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九霄环佩 (第2/2页)
李谕讶道:“九霄环佩?好漂亮的名字!唐琴的话,恐怕价值不菲。”
虞和钦点头说:“这张琴曾经是黄庭坚、苏轼所藏之物,千年来,抚过此琴的文人墨客不计其数,单就这一点,就让它拥有超越万古的悠远气息。”
李谕对古琴也很向往,只不过中国的传统乐器学起来门槛太高,就算能入门,想达到精通的地步也太难,于是说:“如此好的东西,又是他的心头好,为什么要售出?”
虞和钦说:“民国以来,前朝宗室们售出的文物还少吗?具体原因我不是很清楚,想来也是变卖祖宗家产罢了。只不过它就像散在水里的血,不经意间,就引来了无数人垂涎。”
“不会又有小鬼……日本人吧?”李谕问。
虞和钦说:“疏才兄对日本人太了解,确实有他们。”
李谕立马站起身:“那就走吧,不用多说了。”
唐朝古琴传到后世好像也就四五把,极为稀有。小鬼子正在搞文化掠夺,急于搜罗中国的宝贝。
——
溥侗挺时髦,在法租界的拍卖行公开进行拍卖。
不仅吸引到了日本人,许多英法买家也悉数到场。
由于大佬众多,法租界华人探长黄金荣亲自带着小弟前来警戒。
“李大学士。”黄金荣打招呼道,他对李谕向来十分尊敬。
“黄探长,”李谕也随口打个招呼,“有劳阁下。”
黄金荣满面堆笑地说:“今天来这么多文化人,我老黄可不敢怠慢。”
李谕说:“辛苦,辛苦。”
黄金荣现在是整个上海滩黑道以及青帮的绝对大哥,用不了多久,蒋校长就会因为投资股票失败,欠下上百万巨款,托人给黄金荣递拜师帖,由他出面,才摆平了债主,不然催债的日子可不好过。
当然没有必要说老蒋成了黄金荣的入室弟子。
以蒋校长的作风,他不可能把黄金荣这些人太当回事。老蒋同志只不过是在攀升权力高峰的途中利用一下周遭可以利用的人脉罢了。
李谕走入会场中,见到了红豆馆主溥侗。
此前说过几次,民国有个所谓“民国四公子”的说法,其中一个版本就有溥侗。作为前朝贵胄,溥侗确实有资本进入这个排名。
与同辈的溥仪等人不一样,溥侗不热衷政治,就喜欢琴棋书画这些东西。
虞和钦给他介绍:“馆主,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巨子李谕。”
溥侗欠身道:“帝师,有礼了。”
这句帝师,是因为李谕给光绪上过课。
李谕道:“好说好说。”
溥侗又说:“今天有这么多大人物到场,我特意叫来了族弟溥儒共同接待。”
他回头喊了一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了过来:“见过帝师。”
溥儒是恭亲王奕之后,地位其实比溥侗还要高。不过他更加低调,清亡后,一直隐居在西山戒台寺学习书画。
溥儒给自己取了个号,叫做旧王孙。启功年少时,还曾经向他求过学。(启功也是爱新觉罗氏,不过他们属于旁支,到了晚清时已经完全旁落,最多算个普通宗室。)
总之溥儒和溥侗两人是民国时期清朝宗室在琴棋书画等文人领域的翘楚。
在溥仪当了伪满洲国皇帝后,溥儒甚至写文痛斥溥仪“九庙不立,宗社不续,祭非其鬼,奉非其朔”,继而怒骂这位堂弟“作嫔异门,为鬼他族”。言语中非常狠。
这些前清遗留的宗室不全是一条心。
简单介绍后,众人就座,李谕看到远处确实坐着几个日本人,随同的还有几个年轻中国人的面孔,只是没看清是谁。
溥侗先给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持有的这张九霄环佩古琴:“此琴出自唐代制琴大师雷氏之手,经唐宋明清诸位名家收藏,其真伪诸位不必怀疑。”
大家压根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此前已经有数位琴师进行过验证。
溥侗说:“虽然历经千年,此琴依旧有空灵之音,是难得的名器。”
他轻轻拨弄了一下琴弦,那种跨越千年的声音足以让人陶醉。
然后溥侗熟练地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如行云流水般悠扬婉转的天籁之音响彻会场,雅到极致。
曲罢,已经有人按捺不住:“红豆馆主,赶紧开始起价拍卖吧!”
溥侗从琴弦上缓缓抬起手,握了握拳,咬牙说:“好,开始吧!此琴底价6000元,各位,请竞价!”
“我出7000!”
“我出8000!”
“我出1万!”
“……”
李谕并不着急,侧眼看过去,那边的日本人似乎也很沉得住气。
等价格来到2万,已经很少有人再出价。
那名日本人与旁边的年轻人耳语几句后,才举起手:“2万2千元。”
李谕则缓缓举起手:“2万5千。”
日本人略一迟疑,看了一眼旁边的年轻人,再次举手:“2万6千。”
李谕再次举手:“2万8千元。”
日本人再看向旁边的年轻人,对方摇了摇头,于是日本人只能放弃。
李谕成功拍下这张九霄环佩古琴。
价格远超前期的想象。
溥侗虽然依依不舍,但也无法拒绝如此巨额的财富。
“希望先生能够好生对待此宝。”
“放心吧。”李谕道。
他转手就将九霄环佩琴递给虞和钦:“宝剑赠英雄,虞兄擅长抚琴,交给你保管。”
虞和钦连连摆手:“如此贵重的东西,在下承受不起。”
李谕笑道:“我又不会弹琴,留着是浪费,你暂为保管,总不会也要推辞?”
虞和钦很难抵挡九霄环佩的诱惑:“我把玩几日,就归还先生。”
“没那个必要,”李谕说,“寄存在你这儿就好。”
希望到时候,虞和钦可以用这把琴退却城外敌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