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球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火球小说 > 靖明 > 第276章、目瞪口呆收割器

第276章、目瞪口呆收割器

  第276章、目瞪口呆收割器 (第2/2页)
  
  一般人哪会戴帽子?儒生、大官才常常戴,帽子是有身份、有修养、知礼仪的表现。
  
  这个帽子,竟很像许多儒生喜欢戴的飘飘巾、逍遥巾,只不过帽顶像屋檐一般的前坡、后坡都更宽大一点,颇可稍挡小雨。
  
  帽子的前坡上,同样有那个绣片。
  
  除了大明的官员、衙役,现在通译局的员工们,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制服”,尽管很简陋。
  
  但是他们很兴奋。
  
  兴奋的点还包括,他们的身份叫做员工,是通译局一员的意思,并不是临时征调来的役夫。以后,有稳定的工钱。
  
  现在,队伍最前面的员工方三虎紧张地领到了三样东西。
  
  一个鼓鼓囊囊的宽大布包,一个上面刻了通译局北京七十三字样的木签,一张已经写好了数列字的纸张。
  
  而后,他又紧张地伸出手指:“吉管事,按这里?”
  
  “按这里!”面前管事点了点头,“五十份,若是漏送了错送了,派单上签收有误,章程都跟你讲过了。”
  
  “小的知道,小的知道。”
  
  方三虎在他指着的地方按好手印,然后把手指在自己穿的裤子上擦了擦,这才背好那个有些重的布包,一手拿着木签一手拿着派单赶出去。
  
  他负责送的是国子监那一带。
  
  按之前站里负责与那边核对的秀才说的,国子监要送二十份,旁边还有几个小衙门、五户官老爷家里都要有送。
  
  方三虎已经上过门,该谁签收他知道。
  
  今天,他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签牌:北京七十三。
  
  现在需要送的只是这个报纸,接下来再送一趟那个《嘉靖字典》,但以后也许还有家信、有新的人家。
  
  七十三号签牌在站里账册上记录的送的东西越多,他的工钱就会越多。
  
  方三虎并不想后面有的新的地方要送就不认识人家、不认识上面的字、总需要去请教站里的教字秀才。
  
  这字还是要多认识一些。
  
  一路奔到自己负责的地方,方三虎直奔国子监。
  
  负责签收的自然是门房,但这门房虽然得到过祭酒交待、也见过方三虎本人,现在却也犯了难:“还要签收?我又写不来字,也担不了这干系。你先候着,我看看典簿在不在。”
  
  方三虎没办法,只能先在这里等着。
  
  有进出的监生看到了他,被他奇特的打扮所吸引。
  
  “驿?”有人颇为有趣地说道,“如今驿卒换了新装束?”
  
  “区区驿卒,竟也戴上了逍遥巾?只是这逍遥巾如大山压顶,不得逍遥啊。”另一人颇为有趣地哈哈笑起来。
  
  人群中的唐顺之却眼里颇为意外,认真地看了看。
  
  “应德,伱怎么不走了?”
  
  唐顺之闻言看向同伴:“忘了一样物事,你们先去,我随后再到。”
  
  等他们谈笑着离开了,唐顺之走到方三虎面前笑着问:“这位兄台,可是通译局来送报纸的?”
  
  方三虎与他的地位如隔天渊,面对他的询问有些紧张:“草民正是来送报纸的。”
  
  “可是找不到典簿?”
  
  唐顺之何等关注这些新东西?作为监生翘楚,他又常与皇明大学院里的学生、教授往来,知道如今有了通译局,知道那个《嘉靖字典》和简体字,知道报纸。
  
  这些事,其实并没有瞒着谁。
  
  像驿站这样牵涉很广的事物要改变了,许多事情其实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只不过尚未正式改变。
  
  翰林院参与编订简体字的《嘉靖字典》,京城一些士绅也谈论了颇久。
  
  唐顺之这样明年会试的热门举人、潜力股,更是早已凭借监生的便利认识了其中一个翰林学士。
  
  再者说了,如今礼部的张子麟对他颇为赏识,唐顺之还未高中出仕,其实已经在京城小小扬名了。
  
  那《嘉靖字典》,他其实有一册手抄稿,已经熟悉了不少字的新写法。
  
  现在,他很想第一时间看看这一份新出的报纸。
  
  知道了方三虎在等人签收,唐顺之便开口说道:“徐典簿去宫中内书堂进修了,每日都要到夜前五点……哦不,寅时才回来,你只怕要等很久。”
  
  果然,这个时候门房回来了:“徐典簿不在,你明日卯时以前再送来吧。”
  
  方三虎顿时着急,那回去了岂不是要挨训?
  
  “我代徐典簿签了吧。只是他们送到国子监的,署了名以示收到便可,而后送到徐典簿公厅里便可。”
  
  唐顺之开口,那门房自然认得他这个国子监里明年高中呼声很高的监生。
  
  他想着只要有人担干系,何必得罪他?
  
  “有唐老爷签收,自然可以。”
  
  费了这一番周折,方三虎终于把要送到国子监的十份《明报》送了出去,对着唐顺之称谢不已后,欢喜地收好签了字的派单往下一个地方赶去了。
  
  而在国子监的门房里,唐顺之又说道:“徐典簿还没回来,我在这里先看看。数目不少,你也没干系,可好?”
  
  “自然,自然!您老是文曲星下凡,小的巴不得能多与您老亲近亲近,带些才气回去熏熏我那不成器的小儿子。”门房满脸是笑,“唐老爷,小的给您沏一壶茶?”
  
  “那可不敢当。”唐顺之只是笑着,知道他仍旧会沏来一壶茶,而且不会差。
  
  取了一份《明报》之后,唐顺之首先就微微张了张嘴。
  
  ……这报纸上的文章,为何却是先从左往右、再从上往下读?
  
  很显眼,毕竟明报二字最大,它所处的位置就不是右上角,而是左上角。
  
  其他的标题也同样如此,不是竖排,而是从左至右横排。
  
  唐顺之琢磨了一下,感觉这里面只怕也有一些深意……暂时想不通,他就先继续强扭着习惯看下去。
  
  而后嘴巴越张越大。
  
  国子监“订购”的这十份报纸,除了主管的官员们会看,也会允许监生们传阅、抄阅的。
  
  唐顺之的第一反应很简单:大明真是要彻底变了。
  
  当此之时,在西北边镇呆了四年的杨一清刚刚回到京城里,他现在被安排暂时住在了会同馆南馆里。
  
  刘瑜亲自陪同:“按官吏待遇法,奉命外差的旅宿吏部都已经跟通译局签好了协议,制台在此处署个名便可。”
  
  杨一清呆呆地看着他。
  
  刘瑜也有点尴尬:“通译局只能严格执行招待标准。当然,超出部分,我亲自来安排。仰慕制台已久,今日还请制台赏光,由我做个东道。”
  
  “……既然如此,自然是我自己掏腰包。”杨一清也尴尬地笑了笑,“离京日久,诚意伯谈什么赏光?我也有意多向刘驿总多请教京中近况。是这样称呼吧?”
  
  “如今大家确实是这样称呼。”刘瑜伸手,“请。若说京中近况,我便先用这《明报》为纲,先与制台说一说?”
  
  “有劳了。”
  
  杨一清对于大方向自然是一直收到京里消息的,他毕竟还有参策身份。
  
  但是细节嘛……他也很吃惊:“这《明报》,为何是这种体例?”
  
  到了夜里,京城的有心人们和随后才知道消息的,全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第一份官报,不说文字已经是这样了,排版上为什么也是新的体例?
  
  但这个问题在报纸上传递出来的信息量面前,完全不值一提,往往只被亲眼看过的人作为最先讨论的话题。
  
  过目不忘的唐顺之已经来到了他和朋友们聚饮的酒楼,一一说了自己读到的内容。
  
  收获的,是一张张目瞪口呆的脸。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