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准备致仕的徐景昌 (第2/2页)
而且我即将折腾出更多的动静!
“殿下,地方豪族已经盯上了灾区百姓,光靠着杀戮,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早晚有一天朝廷顾不过来,他们就会吞并百姓的田地。”
朱高炽愕然少许,其实这种情况他比徐景昌还熟悉……朱元璋那些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太祖皇爷一遍一遍,惩办贪官,收割豪族,从来不手软,可这些地方豪强,总有办法,一次次野蛮生长,而且一次比一次的势力更大。
“贤弟有什么妙策吗?”
徐景昌笑道:“殿下还记得我和你说过改稻为桑的事情吗?与其留给士绅祸害,不如我们提前……”
“祸害?”朱高炽哼道:“贤弟,你要是心术不正,琢磨这些事情,我可是要跟母后讲的,让她打你的屁股。”
又拿姑姑吓唬我?
我又不是三岁孩子。
“殿下,肆意盘剥百姓,敲骨吸髓,那是干坏事。可如果让百姓收入更高,赚到更多的钱,日子越来越好,那也是盘剥百姓们?”
朱高炽摇头,“自然不算,但是你到底要怎么办,才能做到?”
徐景昌道:“殿下,你忘了我跟你讲的,让汉王冲在前面……咱们只要监督汉王,让他和百姓签一个有利于百姓的约书,也就是了。”
说来说去,最后的冤大头还是落到了朱高煦身上。
所有受灾百姓,每户可以得到五百贯宝钞贷款,用来渡过灾年。
这笔贷款不需要利息,但是要将家中土地七成以上,改种桑树,并且将所产生丝,如数上缴。
所有改种桑树的百姓,三年之内,依旧按照稻田交税,而且可以用宝钞纳税……
汉王这边,要提供百姓贷款,并且提供桑苗。协助百姓种桑,而且确保按照市价收购生丝,不许拒收,也不能压低价格。
朝廷这边,需要提供方便,保证粮食充足供应,提供足够的织机,协助建立丝绸作坊。而且承诺,市舶司方面,会比市价高出两成,收购丝绸,货与西洋。
徐景昌认认真真,协调各方,反反复复,和所有人推心置腹……大家伙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勤快的徐通政。
不下棋,不闲聊,一心扑在朝政上面,难道是我们的眼睛出了问题?
就在众人百思不解的时候,徐景昌总算把这一套事情完成了。
“从今往后,我就可以过上秦淮听曲,玄武湖钓鱼的安闲日子了。”徐景昌发自内心大笑。
朱棣做了很多大事,其中最主要,也最让人痛心疾首的就是下西洋……明明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结果却戛然而止。
这种半途而废,比起一开始就没有,更让人痛心疾首。
徐景昌思索过许多,他发现利用织造局生产丝绸,让市舶司往外卖,赚了钱都送进宫里……这一套下来,除了朱棣能拿到继续做大事的钱财之外,别人都没有多少利益可言。
当然了,这么干对大明朝很有好处,但是对不起,大明朝只是个虚幻的影子,百姓、士绅、商贾、文官……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拿不到好处,是不可能支持下西洋的。
所以徐景昌要做的就是打通整条利益链……老百姓是根基,随后是汉王代表的新贵,唯有他们,才能抗衡士绅集团。
然后是靠着宝钞和放贷,笼络住户部……甚至前面发放津贴,也是个绝妙伏笔,因为朝臣的津贴来自户部的宝钞。
大家伙总不想自断财路吧?
做到了这一步,下西洋就变得有利可图,可长可久……
“解学士,我计划辞去通政使一职。”徐景昌笑着跟解缙说道。
解缙目瞪口呆,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徐通政,你现在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辞官?”
徐景昌一笑,“从我入仕那天起,我就不奢望能干的太久。事到如今,真正关键的是,由谁来接替我。”
解缙一愣,傻傻看着徐景昌。
徐景昌笑道:“我有必要向陛下推荐一个合格的通政使。”
他似笑非笑,看着解缙。
突然之间,解缙只觉得心口被戳中了。
遭了!
是心动的感觉。
“徐……通政,你的意思是?”
徐景昌一笑,“你知道的,陛下已经追赠家父定国公爵位,而我现在还只是武阳侯。”
解缙略迟疑就道:“徐通政有大功于朝廷,理当承袭定国公爵位。”
徐景昌故作遗憾道:“前些时候,我还被逼着辞去了太子太保衔。”
解缙连忙道:“以徐通政之功,至少可以加太子太师。”
“对了,我还有个太子詹事的头衔,你看?”
解缙立刻道:“通政学识渊博,太子正好请求陛下增加师傅数量,应该让徐通政去教导太子。”
“陛下还让我规划过对外贸易……”
解缙已经熟悉了套路,连忙道:“此事徐通政最在行,依旧由您主持。”
徐景昌笑着点了点头,十分满意,主动拉着椅子,靠近解缙,忧心忡忡道:“我得罪了靖难新贵,又拖着所有文臣蹲了天牢,还把内阁四位学士赶去了地方,我在朝中,是人厌狗嫌啊!”
解缙打了个激灵,你还给我放过园艺假呢!
“徐通政,你的作为都是为国为民,陛下初登大宝,徐通政有大功于社稷,谁敢对徐通政无礼,甚至想弹劾徐通政,那就是没有良心。”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