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当年千里 风起云涌 (第2/2页)
而在五千虎豹骑的桥对面,只有张飞及二十位骑军。
但就是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后来发生的一幕却成为五千虎豹骑一生的耻辱,乃至于曹操一生的耻辱。
一人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对着五千残杀百姓的虎豹骑怒吼道:
「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那一声怒吼声若洪雷,令五千虎豹骑尽皆胆寒。
而那时他们手中的长刀还在不断流淌着,从十数万百姓身上汇聚而来的鲜血。
这一幕亦深深映在了那时还年轻的曹休心中。
有些阴影,是永远无法磨灭的。
可以说在关羽与张飞之间,曹休对张飞的忌惮心理是更强的。
当看到是张飞亲自率军压阵后,本来风风火火而出,想着要领军追击汉军复仇血恨的曹休,突然就打消了他的
打算。
现在张飞与曹休的距离并不远,不过一里而已。
而目前曹休手中握有的兵力,并不比张飞少,甚至曹休身后还有着城池作为依托。
只是当年为了安葬祖父,为了投奔曹操,而辗转华夏大地数千里,被曹操誉为「曹家千里驹」的曹休,今日却连这一里的距离都不敢逾越。
千里易行,一里难越,这便是曹家千里驹吗?
就在曹休率领着万余魏军在看着渐渐远去的汉军时,正在撤退的万余汉军亦看到了背后出城的魏军。
本来在己方大军撤退的时候,背后突然出现一支兵力不少于己方的敌军,正在撤退的步军是会感到惊慌的。
但是有着张飞在后压阵,所以这正在撤退的一万汉军并没有陷入这种情绪中。
而负责压阵的张飞,亦看到了不远处的曹休。
与曹休心中对着张飞有着深深的忌惮不同,张飞看着曹休的眼神倒是多了几分玩味。
乌龟从乌龟壳里出来了。
只是玩味归玩味,以大局为重的张飞并没有想现在就与曹休对战的想法。
他只是犹如闲庭信步一般,为万余汉军守护着背后。
而就在这双方「对峙」的一幕发生时,孙礼所率领的一万魏军也赶到了樊城之外。
曹休的部将看到己方又有一万大军到来,马上欣喜的对着曹休进言道:「将军,我军现在兵力倍于敌军,可击也!」
这名部将是不认识张飞的。
与这名部将的欣喜不同,曹休在听完这名部将的话后,他的脸上闪过犹豫之色。….
己方两万,敌方一万。
己方整装待发,敌方撤退之中。
从这明面上的种种对比之中,曹休感觉到他要是对这一万汉军发起进攻,胜算的确是颇大。
只是张飞向来有勇有谋,他今日此举会不会是诱敌之计呢?
一向敢作敢为的曹休,此刻却陷入了思绪的挣扎之中。
在曹休思绪不断挣扎的时候,孙礼赶紧骑马来到曹休身前,对着他汇报了曹丕圣旨中的内容。
孙礼是担心曹休一时冲动。
只是孙礼不知道的是,他的这番汇报却让曹休从挣扎中解脱出来。
曹休转头对着建言他进攻的部下言道:「既然陛下有令,那我军就暂且按兵不动。」
在说完这句话后,曹休很自然地接过了孙礼的那一万魏军的指挥权。
然后他率领着两万魏军,不远不近地跟随在那一万汉军的身后。
似在监视,又似在送客。
...
若从宛城行军到偃城,步军至少需要十数日时光。
只是对于汇报军情的轻骑来说,不过数日他们就可从偃城之外来到宛城中。
数日后,在宛城中的曹丕顺利得到了张辽汇报给他的消息。
在知道汉军正在从樊城撤围之后,曹丕是又怒又喜。
曹丕怒的是他以为汉军这个举动,是想撤退回襄阳。
刚刚羞辱完他,就想逃跑,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要是真的让这数万汉军毫发无伤地回到襄阳,那他的脸面往哪里放?
而曹丕喜的则是,随着汉军的撤围,这代表着一直困守在樊城中的曹休顺利脱困。
曹休手中可是还有着上万魏军的。
现在樊城周围的魏军大军,已然七万有余!
在这又怒又喜的复杂心情之下,曹丕马上做出一个决定。
他命人快速召来,刚刚抵达宛城的武卫将军许褚。
在虎背熊腰的许褚到来后,曹丕来到许褚身前握着他的手言道:「接下来就拜托虎侯了!」
许褚在曹操去世之后,就被曹丕任命为武卫将军,负责总督洛阳中军。
本来按照他的身份,他是不能离开洛阳的。
只是目前战情需要,曹丕亦管不了那么多了。
而身为武卫将军的许褚,当然知道曹丕特地将他召来宛城的目的是什么,他亦知道曹丕刚才对他说那句话意味着什么。
许褚质重少言,在曹丕对他说完那句话后,许褚只是对着曹丕深深一拜。
他,愿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
在许褚对着自己一拜后,曹丕赶紧让孙资写好一道圣旨,曹丕将刚刚写好的圣旨交到许褚,对着他下令道:
「去吧,为大魏击溃一切不臣之贼!」
在曹丕说出这句话后,许褚双手恭敬的接过圣旨,然后就头也不回地朝着外面走去。
看着状若虎豹的许褚离去,曹丕的心中油然的浮现一股安定感。
论勐将,他曹魏岂会缺少。
为了不让汉军逃脱,曹丕已然不想再等了,尽管他召集的其他大将还未到达,但机不可失。
只是当一个人过于专注一件事时,往往就会遗忘另一件事。
曹丕现在满心想的只是杀敌雪耻,他却忘记了他当初急召左将军张郃,最大的目的是什么。
或许曹丕记得,但强大的实力,让他可以忽略这个因素吧。
...
汉章武二年元月,魏帝曹丕右迁武卫将军许褚为虎威将军。
同月,刚刚抵达宛城外的许褚,便手持魏帝圣旨急速南下。
那是魏帝曹丕下达正式开战的圣旨。
风起云涌,便在此时。.
酱油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