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公孙策的建议,曹斌将兵 (第2/2页)
“到时候,无论大人收他做个弟子,还是为他说门亲事,都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包拯看了他一眼,摆手道:
“此话休要再说,朝堂之事怎能涉及他的婚事?”
“再者,本府只是可惜他的人才罢了,并非要结党。”
“我收他做弟子干什么?教他武艺吗?”
说到这里,连他自己都露出了一点笑容。
宜城县令听到这话,却是若有所思。
这忠靖伯好像跟天波府、包大人的关系都不错,立场有些暧昧,看起来也颇有才能。
不知道自己的恩师寇相,有没有意思拉拢一下。
想想曹斌的升职速度,或许很快会成长为朝廷的中坚力量。
想到这里,他打算回府之后,立刻写封书信入京。
这一天,荆襄九郡所有州府的人马全都在向宜城县汇聚。
傍晚十分,县城外已经军帐成片,足有三四万多人。
百姓很少见到这么多人马,还以为又要打仗,吓得都不敢出门了。
宜城县令苦笑道:
“也亏得这些士兵军纪不错,否则我宜城就要倒霉了。”
赶到宜城县外的兵卒也不要求进城,只是自顾埋锅造饭,吃完饭后就开始集体活动,有的还抽空训练起来。
这种军容,让包拯几人颇为侧目。
如此自律的军队,别说驻扎地方的禁军和厢军,就算汴京的上四军都十分少见。
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
当然不是说曹斌这种人,而是因为他整理军队的方法。
为了节省精力,他直接让杨志派出了一千多襄阳驻军,进入各州驻军之中充当军官。
反正那些军队之中的将校已经全部被撤,正好补上一些,连奖励制度都带了过去。
这种情况下,那些军队,也就跟襄阳驻军变成了一个性子。
“不错!很好!这种军士才称得是大宋精锐之师!没想到曹斌还有如此治军之能!”
几人站在城墙上向远处观瞧,包拯忍不住道。
看得出来,他内心十分愉悦,连对曹斌的称呼也变得随意起来。
宜城县令闻言,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给老师写信。
正在这时,只听城外数座军营中,突然响起了震天的金鼓之声。
无数军士迅速列队,齐声呼喊起来。
“嚯、嚯......”
“大宋万胜!”
“伯爷威武!”
宜城县令吓得腿脚一软,惊慌道:“怎么了?他们要干什么?”
公孙策轻笑起来,羽扇向远方一指道:“县尊不必担忧,忠靖伯来了!”
只见北面无数烟尘飞扬,数千人马正迤逦而来,头前一员大将纵马横抢,带着一队骑士直奔军营而去。
与此同时,一个红衣身影却驱马奔城门而来。
跑到近前,他从马上飞身而起,在城墙残损处踏了几步,竟直接跃上城头,满脸笑意地拱手道:
“大人,忠靖伯亲自带领五千人马前来听候调遣!”
公孙策闻言笑道:“大人,果如我等所料,只差一步而已......”
包拯摇摇头道:“让曹斌来见本府,如此劳师有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