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战起 (第2/2页)
金江镇这一回是收复故地之战。
还有一层意思,唐清安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关于民族。
民族不能把自己框死,在唐清安看来,民族是无限的。
任何愿意接受汉文化,遵守制定的法律,付出义务获得权力,认为可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民族。
那么就是同个国家,同一条心。
只以血脉论,无疑是把自己限制死了,乃最下策。
金忠,吴成,薛斌,薛绶,吴克勤,吴克忠,吴瑾,毛福寿等等,这些不少为国立下战功,甚至其中大多战死的蒙古人。
比起李永芳,范文程,宁完我等这些汉人,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些汉奸,和这些蒙古同胞提鞋都不配。
在唐清安心目中,这些蒙古人才是同胞,而李永芳这等汉人,无论如何也不是同胞。
付出义务就能享受权利,不少蒙古人的家族,随大明国柞同样长存两百余年。
例如吴成,后代一直富贵到了崇祯末,随着京师陷落而被杀。
以大周上朝天国的姿态,文化碾压周边的国家,无人不慕大周。
不选择文化上面的优势,反而以血统论,那就是放弃了自己的最长处,给自己增加了一个瓶颈盖。
唐清安还在去前线的道路上,皇台吉一样如此。
他的身旁,范文程,宁完我等一众汉臣,大军之中,还有他两白旗中大批的汉军。
本来准备计划建立汉八旗,但是形势不由人。
金江镇的崛起,导致了汉军军心不稳,因此不敢把汉军分离出来建立汉八旗。
汉军仍然牢牢的控制在八旗将领的手中。
汉军的将领,孙德功,张忠,张士彦,石廷柱等人,知道自己手中沾染了无数百姓的鲜血。
为大周带去了不可计量的损失,因此死心塌地的跟随蛮族。
哪怕受到猜疑,也没有多余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把自己的路走绝了。
这一回蛮族大军,因为没有蒙古人的帮助,只凑齐了十余万军队,其中大部分都是蛮人。
整个蛮族的青壮,被抽调了大半。
“此战必胜。”
皇台吉看向身旁的代善。
他没有父汗的威信,登上汗位以来,做了不少的事情,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
很多人跑到代善身边,以此对抗他。
如果是寻常的时候,皇台吉有信心一一处理这些麻烦,但是现在形势不同。
蛮族必须上下一心,共同应对大敌。
虽然没有多言,代善明白皇台吉话里面的话。
“二哥,小时候你教我骑马,还记得当时跟我说的话吗?”
皇台吉突然改变了口吻。
代善明显愣了愣,没有想到皇台吉,会叫起他二哥来。
“父亲立国了,我们的国家,以后会越来越强大,征服所有的民族,你要快快长大,成为一名巴图鲁,随父汗征战。”
代善并没有忘记,反而记得很清楚,一个字都没有漏掉。
倒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多的弟弟中,皇台吉会脱颖而出登上汗位。
大哥被父汗处死,代善作为次子,原以为汗位会是自己的。
“二哥的教导,我一直铭记于心。”
“你专心战事吧,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代善认真的说道。
他明白皇台吉为何找他诉说旧情。
听到代善的话,皇台吉才满意的收回视线。
对于自己的二哥,皇台吉看的十分清楚,此人对蛮国最有感情,因为他随父汗一手建立。
蛮族虽然只有十余万大军。
但是如阿克敦这等老将都还在,面对这场国战,人人一心奋战,没有畏惧之心。
而对方虽然有二十余万大军,却是多支军队联合起来的。
蛮族从弱到强,打败了多少次各种各样的众多联军,在这方面最有经验。
皇台吉并不认为自己会失败。
人人都不认为会是失败者。
五千朝鲜军。
在数百名凤城守军的带领下,悄悄的从凤城出发,经过斜阳站,到达通远堡,摸到了连山关治下。
连山关如今真的兵少了,只有百余人。
五千朝鲜军大喜。
蜂拥而上。
然后一条崎区狭隘的山道,只能并排两个人,反而拥堵了起来。
连山关的守军早已被惊动,开始了攻击。
朝鲜的士兵们也有火器。
和上回攻打连山关一样,还是发挥不了作用。
想要夺下此关,必须要付出性命的代价,连山关只有百余人,车轮战耗死他们。
可惜朝鲜的卫所军如何有这等勇气。
但是两千余驻守镇江多年,受到镇江军训练管理的两千余朝鲜军,还有数百名凤城守军,顶着头上敌人的箭失,攀爬连山关。
连山关的守军,用常常的杆子,一头有锋利的铁器,往下面连捅。
或者捅破对方的盔甲,或者面孔,或者推下去。
“嗖。”
来自朝鲜军中的一名弓手,射中了剁墙上的一名,探出身子正用长杆下捅的守军。
连山关终于开始有了伤亡。
“砰。”
好事成双。
几名鸟铳手,挤在一处凸出的山石上,向上面的剁墙一起射击,也击中了一名敌人。
可是山脚下。
已经有十几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