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 (第1/2页)
李泰实在是没有想到,居然会在李世民这里吃一击“时代变了”。
想要张张嘴吧说什么,但最后好像自己什么都说不了,而且李泰的性格,也不擅长跟房玄龄和李世民们争执什么,等到时候用事实说话也就是了。
毕竟天地精气的变化是所有人都在眼中的,牲畜力量的增加也是肉眼可见的。
但李泰所说的蒸汽机,他们根本就没看过实际物品,更完全无法理解,凭什么蒸汽机比畜牧也要有潜力,马匹耕牛对封建王朝的重要性谁不知道
从诞生蒸汽机到诞生汽车,如果按照公元前一世纪的蒸汽气球开始算,那也至少跨越了一千七百年的时间,才真正的弄出来第一辆,而等到能够稳定的生产,那就更久远的。
想要弄出蒸汽机来协助耕地,李泰死之前能够弄出一台来就很不错了。
说到底,还是李泰的蒸汽机还在图纸上没真正落地,要是李泰现在能弄出一个蒸汽机,看着它耕犁百亩田地,那房玄龄自然也会选择李泰。
否则魏王您还是努力自己研究吧,朝廷这边精神与你同在,等到你弄出来了,朝廷拿来用用也就是了。
说实话,李世民与房玄龄,或者说贞观一朝的官员实际上已是相当开明了。
因为生产力的提升,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益的,但对当代人来说,绝对是受打击的。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相信都能明显感觉到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虽然在科技助力下不断提升,但淘汰掉的职业却一件接着一件,多得有些数不清了。
有了汽车,淘汰掉马匹,有了电话,淘汰掉信件,有了手机更近乎淘汰了各种工具……,
现在甚至都出现人工智能,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到连人类本身都要被社会淘汰掉了。
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的无情之处,而所以生产力提升对封建社会来说,几乎是深恶痛绝的。
因为不论是哪个封建社会,追求的都是一家一族的永恒,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关系变化,又会反作用王朝必须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
而改革这种东西,那等于就大面积的倒台,整个朝廷上下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被扯上。
华夏历史的改革,如果不是以血腥屠戮的模式去从肉体上消灭对手,有几次是真正成功的,往往都是改革派改革几年,顽固派重新上台把改革派的改革推翻。
中华上下的历史,如果以生产力的关系去看的话,会发现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除了被异族入侵从而导致覆灭王朝,也就是落后野蛮战胜先进文明以外的情况外,其他王朝每次动乱后,新的大统一王朝的生产力都会有明显提升,各种生产工具都会革新。
难道真的是战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战争人类就没有进步吗?
不是的,只不过原本不匹配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战争中进行了合适重构而已。
优越的生产力在战争之前就肯定已经出现了,尤其是在王朝末期,出现得会更多。
但这些生产力的出现,并不是良药,而是猛药。
它们的出现的确是能让国家整体的生产力得到提升,但在提升国家生产力的过程中,却伴随着无数人痛苦的失业,甚至死亡,这会对整个社会造成相当大的动乱。
先进的生产力出现,对于社会整体来说,自然是有利的,但对个人来说,很可能会让你辛辛苦苦掌握的技能从此一朝尽费,让伱原本拥有的稳定工作直接就被淘汰了。
生产力提升往往是伴随着当代人的痛苦,让下一代的人得利享受,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更让所有人都引起恐慌,怀疑是不是整个人类社会都会被机器人替代。
而事实是不会的,顶多就是苦一苦当代人,但是未来的人能享受到更多的。
只不过这东西要是推行的太急,当代人受不了,直接反了,那也肯定会引起社会的动乱。
而这些事情,现在如此,对于古代也是如此,是古代人不知道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好处吗?
不是的,而是他们能够看见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对社会稳定的破坏。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还好,他们从乱世而来,清楚知道生产力的提升,对国家是有帮助的,所以对待李泰研发蒸汽机这些机械的态度更多只是漠视。
但只要国家再向后发展五十年后,哪怕发明创造提高生产力的东西,也就工匠能自己偷偷用,想要拿出来光明正大的用,那肯定会被训斥为奇淫巧技。
然后再过个百年比如开元盛世结束后,谁要是发明提升生产力的东西,更是会被打压。
是那些站在社会最顶层的人看不到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好处吗?
不是的,每一个朝代最顶尖的聪明人,相信都差不了多少的,比如张良跟诸葛亮,谁又比谁更聪明了,只不过人与人的立场不同,所以做出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
更多的聪明人,智慧有余,但却缺少当担的勇气,所以哪怕看出生产力的提升能够给王朝带来新的变化,但是对这种变化的无法把握,他们宁愿把这一股变化给扼杀掉。
而对于他们来说,生产力变化会带来生产关系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会带来阶级的变化,以及到来最后的要么改革,要么革命的最终选择。
也许他们不会有这么的透彻,但是大概的发展脉络,这些聪明人都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这股新生力量,他们无法判断是好是坏,他们需要得是维护王朝,而不是砸了这王朝。
所以这些提高生产力的东西,反而会被他们打压,甚至被冠以奇技淫巧的名声。
说到底也只是立场问题,儒家这工具在一心追求一家一姓永恒的上位者来说正好合适。
毕竟他们想要得不是个蓬勃发展的社会,而只是希望自己与后代能永远站在最巅峰,享受着整个国家供养,而儒家学说正好能满足他们的想法而已。
所以,李泰没必要继续跟房玄龄或者李世民继续争执下去,因为没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