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袁曹归一 (第1/2页)
随着曹丕的讲述,堂中众人的面色有些阴沉下来,袁谭在这个时候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助了吕布,助了那楚南,原本曹军残部还能给吕布造成一些危害,还能为中原士族提供一定的保护,至少可以让吕布整顿中原的进度慢上一些。
而袁谭的出手将这个可能彻底抹杀了,而更重要的是,袁谭出手在世人看来就代表袁绍势力的出手,是否也代表这袁绍的态度?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若处理不好,甚至袁绍势力内部都会生出很多不满来。
“嘭~”
精美的漆器被袁绍狠狠地摔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袁绍自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内心里,袁绍也觉得吕布这样做,其实是有好处的,但这话绝不能说出来,更不能这么明显的做出来。
这儿子心里到底是在想什么!?
“逆子!”袁绍怒骂一声,而后神色缓和一些,下来拉着曹丕的手道:“贤侄,此事是孤教子无方,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曹丕躬身道:“小侄不敢有怨言。”
曹操势力随着寿张被抛弃,已经彻底消散,他接下来,还要依靠袁绍生存,知道这不是袁绍的意思,曹丕已经松了口气,至于其他的,那是袁绍自己家的事情。
“儁乂!”袁绍在帐中扫了一圈,最终看着张郃道。
“末将在!”张郃出列。
“你即刻起程,去往青州,将那孽子给我带回来,青州都督暂由李宣担任。”袁绍沉声道。
李宣是袁绍外亲,也就是他妹妹之子,同时还是八俊之首李膺之孙,自袁绍起兵之后便一直跟随在侧,能力不错,如今袁谭出了这事儿,暂时肯定不能继续担任青州都督了。
不但要给曹家一个交代,同时也是要给天下士人一个交代,让李宣出任青州都督也是袁绍这一会儿功夫仔细想过的,自己亲眷之中,似乎也只有外甥高干和李宣适合,高干被他派去了雁门,为并州刺史,眼下自然只有李宣最为合适了。
“喏!”张郃没有废话,答应一声,见没有其他吩咐后,便躬身退去。
“孟德乃我至交,如今为吕布所害,此仇我会替孟德报,贤侄且住在邺城,这里便是你家,待孤整顿兵马之后,便起兵南下,为孟德讨还公道!”袁绍拉着曹丕的手笑道。
“谢伯父!”曹丕恭敬地一礼道。
“伯父!”就在袁绍扶起曹丕之时,却见曹丕身后,身形明显比曹丕还高了一头的曹彰突然开口。
“是子文吧,可惜你出生时,我与孟德已经各自忙碌,未曾去见,不过孟德与我书信时常提及子文,你有何事?”袁绍笑道。
“伯父他日出兵中原,可否让小侄做先锋?小侄想为父亲报仇!”曹彰稚气未脱的脸上,充斥着一股仇恨。
“子文,不得无礼!兵家之事关乎重大,岂可儿戏?你一孺子说这话,不怕诸位高贤笑话!”曹丕面色一变,对着曹彰喝道。
“我虽年幼,却不输任何将领!”曹彰不服气,一伸手,一名将领的佩剑突然出鞘,在将领回过神之前,已经落在曹彰手中。
众将纷纷变色,颜良、文丑二人已经护在袁绍身前。
曹彰却不看他们,转身对着门外一刀劈出,竟有半寸寒芒闪过,在地面划出一道深深地裂痕,而后曹彰双手一合,那刀竟被他生生揉成了一团铁球。
“好本事!”袁绍示意颜良、文丑二人让开,看着曹彰笑道:“但行军打仗可不只是靠勇力,武艺再强,也不过是一勇之夫。”
“小侄读过许多兵书!当可为伯父征战!”曹彰梗着脖子道。
“哦?”袁绍颇为喜爱此子,不知为何,曹丕虽然彬彬有礼,少年老成,但袁绍并不喜爱,但曹彰他却颇为喜爱,也不恼怒他顶撞,只是笑问道:“那子文可否与我说说,为将当如何?”
曹彰朗声道:“当披坚执锐,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不错。”袁绍目光一亮,欣赏着此子笑谓众人道:“孟德昔日与我论事,总说要做平西将军,我观子文,他日可继承其父之志!”
众将也觉此子不凡,虽只是四句话,但已经点明了为将之事,这短短四句说来简单,但大多数将领都做不到。
“子文若是愿意,可去军中习为将之道,至于他日征讨吕布时能否领兵,便看子文是否能得诸位将军认可。”袁绍笑道。
“谢伯父!”曹彰大喜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