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刘盈:切换不了继承法怎么破局? (第2/2页)
东宫,若水殿。
金生水,所以这里是刘盈用来发行和售卖债券的地方。
嗯,至于明面上的说辞,自然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取名若水殿,就是希望泽被万物、无为而治的意思。
毕竟,无为无不为。
刘盈最早提出债券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家还都很陌生,所以十分规矩,基本上这个初生的「金融市场」,是按照刘盈的设想在稳步发展。
而伴随着几次分红,造富神话接连上演,整个长安城的金融市场就乱了起来。
怎么说呢,长安开启了创业热的时代,很多人仅凭借几张画在白纸上的大饼,就敢发行债券,妄图用这种方式来获得第一桶金,亦或是直接卷钱跑路,到别处隐姓埋名,实现财富自由……
于是,面对着这种乱糟糟的局面,萧何把刘盈抓到丞相府,和刘邦以及几个大佬开了一场关于整治金融市场乱象的会议,会议上一致通过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决议……
总之,事情是刘盈挑起来的,烂摊子自然由他来收拾。
所以,就有了刘盈在东宫里专门弄的这个宫殿。
这里,是大户室,招待的都是长安城的勋贵豪门,至于小门小户的百姓,则在长安县衙门旁边,专门有一座虽然不起眼,但其实日进斗金的证券交易所……
嗯,真的是日进斗金。
刘盈解决金融乱象的一个方法,就是设置专门的机构用于发行、售卖债券,以及为私人买卖不到期的债券充当中间人。
所以,印花税要收,增值税要收,个人所得税要收,中介费也要收……
当然了,前几种税是国家的,萧何对此很满意,就默许了刘盈小而不言的收点中介费。
也因此,长安县衙不再受理那些不经过交易所,私下买卖债券被骗的案件。
毕竟……对吧。
此刻,刘盈穿着一身大红色的袍服,正在若水殿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他正在售卖的,是红河三角洲的开发债券。
相比于向西拓展,设立西域都护府,刘盈更加倾向于向南拓张,重点自然放在红河三角洲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嗯,很多人都习惯的将红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做对比,这在大体上并不算错,但如果进一步探讨,会发现红河三角洲比起珠江三角洲,其实条件更为优越。
虽然行政意义上的珠三角面积可以达到5.5万平方公里,但实际上珠三角的面积只有不到1万平方公里,相比之下红河三角洲面积足有1.5万平方公里,比珠江三角洲大了75%!
重要的是,珠三角被丘陵山地和海湾分割得比较破碎
,而红河三角洲则连成一片,几乎全是大平原!
在历史线上,西汉后期的交趾郡,人口达到了七十多万,比南海、合浦、苍梧、九真、日南这五个郡的人口加起来还要多!
嗯,当年明朝人迟迟不能同化交趾的原因,就在于交趾本土的人口,比两广加起来还要多,明朝人到了交趾,是实打实的少数民族……
所以刘盈的打算,自然就是趁着那里的越人人口锐减的时候,在当地实现腾笼换鸟的计划。
虽然,这时候的北方还有大量的山坡地,新征服的牂牁、犍为也有着大量可用于耕种的梯田亟待开发,汉国整体上依然是地广人稀的阶段。
只是相比于遍地石头的山坡地,需要一担担挑土上山堆出来的梯田,河口冲击平原不知道要好开垦多少倍!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如今的汉国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原的颍川、南阳、关中的内史、汉中这些地方,因为人口基数的问题,局部存在大量的无地、少地农民。
这些人在楚汉战争时期大多还是小孩子,且是家中次子,如今到了成家立业娶媳妇的年纪,但因为民间奉行的是长子继承法,也就是家里的田宅等财产都由老大继承……
所以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会给次子一点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创业。
而贫穷一点的,则会想办法把小儿子嫁出去,也就是给人当上门女婿,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减轻些压力的同时,甚至还能再收一点彩礼……
这一点,从制定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度的继承规则就可见一斑。
比如关内侯的后子,也即是继承爵位的人,可以继承关内侯的封号,以及保底的九十五顷田,九十五亩的宅院。
但关内侯的二儿子,就只能继承第四级的「不更」爵位,获得四顷土地,四亩宅基地,而三子以及更靠后的儿子,就是第三级「簪袅」,田三顷,宅三亩。
所以说,推恩令改变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