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刘盈:向前方,铁流滚滚向前方! (第1/2页)
北地郡,富平县(今宁夏吴忠市)南,青山峡(青铜峡)北。
此地是秦朝大将蒙恬北伐匈奴之后,于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在大河东岸设立富平县,作为防备匈奴人绕开北方长城,从贺兰山缺入侵的一座前哨堡垒。
太阳刚刚西斜,刘盈看了看有些疲倦的马匹,在征求过韩信以及靳歙周勃几人意见后,决定暂时背靠峡谷,在这里休整一晚,明天再进攻富平县。
嗯,随着秦国末年匈奴的入侵,诸如富平县在内的北地郡五个县全数被匈奴占据,如今汉国西北的边境在向南直线距离三百多里的朝那县。
朝那县的原身为朝那国,是义渠国的一个附庸,但也是同时向秦国称臣的草原七十二国之一,曾在秦惠文王的带领下去雒邑朝觐周天子……
不过秦灭义渠之后,顺手也把这些昔日的属臣一并郡县置之了,一如南边的乌氏国……
不同的是乌氏国出了个乌氏倮,以畜牧为业,牛羊多到用山谷来计量,很是刷了一波存在感。
而朝那县最出名的,则是此刻让韩信很是头疼的戎狄骑兵……
刘盈发兵十万,不仅有自己的幼军,刘邦调拨的郎中骑兵,还有从长安城周边几个县调拨的良家子,而陇西郡和北地郡这两个戎狄汉人混杂,有不少善于骑战之士的边郡自然也不例外。
戎狄骑兵奉行的是三十五岁前战死为荣,因此他们这一仗就是来找死的,其中一些人甚至都已经在家里提前把丧礼都办了……
所以,这要是活着回去,可就没法见人了……
刘盈看了一眼堵在韩信帐外求战的老戎狄,和张不疑对视一眼,蹑手蹑脚离开。
「好险好险,差点就被他们发现了……」
远离了韩信的帅帐之后,刘盈轻轻拍着胸口,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这一路上很是小心谨慎的藏匿行踪,怕的就是被这帮家伙堵住门口……
毕竟这帮家伙一心求死,军纪神马的自然不放在心上,惹急眼了分分钟就冲出营垒,自行找敌人决战去了……
这,也是从商鞅变法开始,戎狄骑兵就不被人待见的原因。
秦律严苛,诸如什长这样的下级军官,在上战场之前大多都欠三颗首级,也就是说只要轮到他们这一个十人队上前作战,不仅不能死人,而且至少要砍掉四颗敌人的脑袋,什长才能记功。
否则,要么戍边三年,要么在战后被清算,也就是被砍头示众,杀鸡儆猴!
所以说,很多人说的什么「赳赳老秦、死不休战」,「秦国法制」,「降了沛公」之类,大多都是没有读过《商君书》。
如果他们读过《商君书》,可能心中的问题,就会截然不同。
比如,
秦国百姓居然还有不投降的,是不是贱啊?
此刻刘盈拉着张不疑一路向那些忙忙碌碌的庖厨而去,准备帮厨,虽然这是在装样子收买人心,但相比那些连样子都不愿意装的家伙,要强出来不知道多少倍!
不过很快他就被厨子赶走了,因为他在现场帮忙,那几个厨子过于兴奋,差点把自己的手砍下来……
于是,刘盈在张不疑的一脸讥讽中,揣了两个咸鸭蛋臊眉耷眼的走了。
………………………………
富平县。
县城中心的祠堂外,人声鼎沸,数以百计的男男女女聚在一起,吵吵嚷嚷着自己的诉求。
在刘盈的渗透之下,那些秦灭之时还是黄发垂髫,如今已经膀大腰圆的少年,自然向往汉国这个更加包容并蓄的人类明灯。
尤其是那些出身贫寒,无爵位的庶子。
匈奴虽然攻陷了富顺县,但当时冒顿的理念已经从之前的收复失地,转变为了长治久安。
于是他并没有大肆屠戮那些投降的秦人,反而允许秦人保留自己的房屋,农田,和其他财产,并且采用的是类似于「包税制」的做法,允许秦人自治,只要按时将献给他的贡品送到单于王庭就可以了。
因此,富顺县的阶级就此固化。
毕竟人类社会的制度都是对之前的改良,并不会凭空生成新的制度,秦人自治中的富顺县奉行的依然是秦国的军功爵制度。
于是,有爵位者田连阡陌,无爵位的庶子不仅无立锥之地,而且还要无偿为里坊中的爵户耕种土地,打理田庄,近乎奴隶!
吵吵嚷嚷了两个多时辰后,虽然绝大多数的秦人都同意开城投降,但他们却并不掌握决策权,那些世袭了县令县尉等职务的爵户进屋商议了半刻钟后,决定紧闭城门,依旧效忠匈奴。
毕竟他们早就听说过了,汉承秦制,那么如果重新回到一个类似于秦国的国家,他们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