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鼓励出关令 (第2/2页)
祁象佳不由得意动:“此言当真?”
“为兄骗你作甚!虽说皇恩浩荡,一再增加乡试录取名额,然江南富庶之地,读书人数量增加可比朝廷增加的录取的名额增加的快,江南读书举业者说是如过江之鲫也不为过吧,再加上,整个全国,正是盛世之朝,人人豪富时,而朝廷又取消各类贱籍科考限制,一视同仁,所以读书举业的,多若牛毛,要想中举中进士,何其艰难!还不如,去塞外靠军功入仕,那些地方有的立功的机会,即便没有立功,受荐举的机会也很大,因为那些地方缺官,我蒙师不过一童生,就因随王在晋出塞去察哈尔,而被荐举为知县,现已升去庙街做知府!如今已听说要调进京任兵部郎中,挂正四品太仆寺少卿衔。”
朱兆宜说道。
祁象佳听后更为心动:“如此说来,北上倒是一条捷径。”
“岂止是捷径,那就是百分百升官发财的路!将来,朝廷还会在那一带建铁路,规划图已经出了,只是你们还不知道,我们现在北上,将来可以承包相应工程,绝对能成为当地豪族。”
朱兆宜说道。
“那行,小弟就举家与一起北上。”
祁象佳说道。
“我已在海参崴购下地,很便宜,地价不足江南十分之一,到时候我们先在那里定居,那里可以通航至旅顺,来取也方便。”
朱兆宜说道。
无独有偶。
像朱兆宜一样消息灵通且有远见的士族子弟北上的有很多。
有的甚至是朝廷官员主动辞官下海,然后携款北上。
而交通最为便利,眼下又地价最为便宜,比辽东还便宜不少的海参崴港一带成为这些人最大的集聚地。
数月后,站在海参崴港附近一新建楼台上的朱兆宜看着港口外停满的船只不由得道:“还真是变了,以前,朝廷是强迫一些士族北上,现在他们是主动北上,聪明人不少啊。”
……
“海参崴光登记的新户口就已突破一万户,已然为塞外大县,鼓励出关令卓有成效,将来这地方如果不说是我汉家领地都说不过去的。”
朱燮元对朱由校笑着说着开发关外的一些最新情况后,朱由校则因此道:“那看来,得把电报线铺设到这里去,这里将来也许会成为我大明最北之地的最富庶之城。”
“那就敕旨工部筹备此事?”
刘鸿训问道。
朱由校点头。
“启奏陛下,关外苦寒之地,不利于农耕,要开发关外,鼓励开厂经商是唯一的办法,也是最合适的办法,眼下海参崴一带汉人户籍数量激增便是明证,但臣认为,这些地方地域辽阔,据中土较远,要想通达便利,目前得加强海路运输,因为海路快,且运货量大。”
朱燮元这时候说了起来,且又道:“另外,从庙街到库页岛,再从库页岛到倭国虾夷诸岛,以及到倭国本土诸岛,接着到琉球、台湾,是一个完整的岛链,我大明若能占领这些地方,或纳入大明势力范围,就能使南来北往的船只可以沿着这些岛链随时停靠获得补给,或者随时避风避浪,从而构建起一个很完整的海运体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