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议论 (第1/2页)
范寅宾道:“宣抚打了胜仗,朝廷便就派人来,要了火炮回去。问题是,有了火炮,朝廷能用好吗?”
郑刚中叹了口气:“没来京西之前,我也会认为,王宣抚用火炮打了胜仗,其他军队也可以。来了之后才明白,这还真不一定。军队的事我懂得不多,但看地方,还有哪一个地方能跟宣抚治下相比?宣抚用的这些办法,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离的近的,像是荆州和德安,他们难道不能学?只是学了,却终归学不会像。”
其余几人一起点头称是。
王宵猎的办法,初看并不复杂。但真想学了,却发现跟现有的体系处处不合。想真正做成王宵猎治下的样子,几乎处处要改。但处处改了,就能学成了?其实还是学不成。
这就跟后世,欧洲崛起了,多少国家要学?但真正有几个学成的呢?
激进的,觉得自己国家处处不行,一切都要跟欧洲人一样。便如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学者,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鼓吹连汉字都要改掉,传统文化要统统砸碎。按照这种办法,就能学会欧洲了?开玩笑的。
欧洲崛起数百年,被世界其他地区学习了数百年。真正赶上欧洲的,除了美洲、澳洲,只有东亚的几个国家。为什么?王宵猎说不清原因,但也绝不是很多人说的巧合。
但有一点,完全放弃自己,照抄别人,没有一个成功的。那些到了欧洲学习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上懂天文,下懂地理,指点这里,指点那里,对祖国其实没多大用处。
所谓学习,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用这个所以然,来改造自己。而不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按着别人的样子照猫画虎。照着猫,是画不出虎来的。
朝廷一下子派了近百官员来,王宵猎如果直接安排到地方,他们很难适应。这些官员难适应,就会用自己已知的方法来做事,把王宵猎旧有的体系冲乱掉。不让这些人到地方看一看,了解实际,直接进入学校效果也不好。他们总会觉得,学校教的是错的,他们自己的办法才最好。当了官,还有很多人按捺不住,用自己的方法试。
李汇道:“我世代都是河北人,在那里不知多少代了。金兵一来,河山沦丧,只好南逃。战乱几年了,我就知道一件事,只有王宣抚能每一次都打败金人。只有王宣抚能迅速扩军,治下还百姓安乐。到了这里,就按照王宣抚的办法去做事,必然不错。其中的道理一时说不清,又有什么关系?事情做好,安安心心地拿到俸禄就是。”
木盈听了,摇了摇头:“我等都是读圣贤书,中了进士的人,怎么能够人云亦云呢?朝廷治理地方,必然是有自己道理的。知道了道理,才能做好事情。”
李汇道:“我到了京西路,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到过的事情,也想其中的道理。想来想去,想破了头还是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做自己想明白的事,不好吗?”
徐遂饮了一杯酒,放下酒杯。道:“你们都是进士高第,人人都有想法,事事都要说出个道理。我不同。我是武科进士,读过几本兵书,就没有那么多道理想。京西这里有军校,听说军官都是从那里出来。本来我要进军校的,结果宣抚带兵的法子,跟我读的兵书不同,便就算了。地方上走了一遍,发现这里治理地方,未必不合圣贤书,却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宣抚钱粮不缺,地方百姓安乐,还有什么话说?道理想不明白,是你们圣贤书读得不好,哪里有那么多话讲!诸位只要按着宣抚的话办事,慢慢想其中道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