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资料大全·三国齐名人物及建筑 (第2/2页)
在班固任太史令期间,他还和别人合作开始撰写东汉的国史《汉纪》(即后来的《东观汉纪》。一次明帝问起班固的弟弟班超在做什么?班超回答说是替官室抄写书稿挣钱养活母亲,明帝又授班超做兰台令史。当时兰台令史共有六人,秩百石,主管奏章及文书。
兰台北为阿阁,是皇帝检阅部队的地方。水平十五年(72年),马严从北地回到洛阳,明帝亲自接见,诏留仁寿闼,与校书郎杜抚、班固等杂定《建武注记》。后来又让他当将军长史,将北军五校土,率羽林禁兵五千人前往西河美稷,护卫归附于汉的南单于。临行前,明帝令马严过武库、祭蚩尤,然后在阿阁接受明帝检阅,这是五千羽林健儿的最大荣耀。
长秋宫和西宫均为东汉初皇后居住之殿。长,是长久的意思;秋,是万物刚成熟的景色,合起来有永远美好吉祥的蕴意,这就是长秋宫名称的由来。后来长秋宫逐渐变成了皇后的代称。明帝时,马皇后因抚育皇子有功,官吏上书请立她为皇后,但又不敢直言,奏章只写愿立马氏为长秋宫,就表明了上奏皇上的本意。此后和帝的邓皇后、顺帝的梁皇后,都是以立长秋宫的名义进登皇后宝座的。
杨安殿在汉初尚无,至东汉末的建安元年(196年)7月,汉献帝刘协责令张杨(又作“阳”)修缮的临时宫殿。张杨(阳)以为这个宫殿的建造应归功于自己,所以就把殿名叫做杨(阳)安殿。殿名虽用安字,实际上形势已乱不可“安”。因为当时献帝从长安逃回洛阳,而经过董卓洗劫的洛阳城内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凄凉,自然宫殿也无一间完整的,因此,皇帝无安身之所,献帝只好住在中常侍赵忠宅里。杨安殿修成后,献帝才算有个楼身的住所。其他公卿百官只能落脚在残垣断壁之间,自尚书郎以下都得外出采集野菜糊口,有的被土兵杀戮,有的饿死在废墟中。而各州郡则拥兵自重,不肯向皇室运送粮食。
章德殿是东宫的前殿,建成于建武十四年(38年),也是南宫的重要宫殿之一。中元二年(57年)2月、章和二年(88年)2月、元兴元年(105年)12月,光武帝、章帝还有和帝分别崩于章德殿。
乐城门是东宫的中门,门内是乐城殿。东宫是皇帝居住的宫殿,永平十八年(75年)8月,明帝崩于东宫前殿,遗诏薄葬。
在南宫的最东一侧的侍中庐,是侍中的住所。侍中实际上是皇帝的顾问,位居尚书之下,由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充任。皇帝外出选见识广博的侍中一人参乘,其余侍中骑马跟在车后。东汉时侍中无定员,秩相当于二千石。司隶校尉、河南尹见侍中均执笏板作揖,可见侍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东观是东汉时期继兰台以后的国立图书馆,是学术研究的地方。章帝、和帝时把国家收藏图书的中心由兰台移到东观。永宁年间开始续修的《东观汉纪》就是在这里进行的。邓太后命刘昭、李尤、刘驹余、刘毅撰写《名臣列传》,刘昭等人还写了纪、表,上迄建武,下至永初。《东观汉纪》初具国史规模,桓帝、灵帝、献帝时又继续续修,崔塞、蔡邕、杨彪、卢植都先后参加了《东观汉纪》的续写工作。元初四年,安帝认为经传之文错讹太多,让刘珍等人到东观校订,令蔡伦主管此事。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的书写工具主要是竹简、木牍和缣帛,缣帛贵而竹简重,不便使用。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为原料作成轻便、省钱、人人喜用的纸。元兴元年(105年)上奏和帝。官民称便,人们称它为“蔡侯纸”。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从此结束了竹简作为书写工具的历史,比欧洲早一千二百余年。造纸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交流的进程,为世界文明史上增添了瑰丽的一页。
东汉皇宫的北宫是南宫的拓展,东汉以前就有。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整北宫及诸官府”,永平七年“冬10月,北宫成”。
光武帝时,由于江山初定,忙于完成统一和巩固政权,来不及考虑修饰宫殿的事情。明帝时,天下基本太平,大规模修建宫殿的事情全面开始。永平三年(60年)夏季久旱不雨,6月,明帝下诏,大规模修建北宫以及诸官府第。群臣虽多感不妥,但碍于情面,又慑于明帝权威,多违心苟同。只有尚书仆射钟离意直言敢谏,免冠进宫上疏。他指出:自古以来,明君不是苦于宫室狭小,而是考虑何以息事安民。陛下在荒年修宫,贻误农时,必然招致人心不安的结果。从永固社稷的利益权衡,陛下只有停止修建宫室,免使农夫遭失农时之苦,才能顺乎民间。百姓就会敬仰陛下明察’,取信于民什么事情就好办了。明帝遂下令缓建北宫。不久,天降甘霖,农夫喜庆。在以后的几年内,明帝先后在农闲时间,征发百姓修筑北宫,至永平八年(65年)10月,富丽堂皇的北宫落成,与南宫比肩相望。张衡《两京赋》描写道:“逮至显宗(汉明帝),六合殷昌。乃新崇德,遂作德阳。启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昭仁惠于崇贤,抗义声于金商。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飞阁神行,莫我能形。濯龙芳林,九谷八溪,鞭蓉覆水,秋兰被涯,诸戏跃鱼,渊游龟隽。永安离宫,修竹冬青,阴池幽流,元泉冽清。鹎鹛秋栖,鹘乌春鸣,鹛鸠鹂黄,关关嘤嘤”。这就是说,明帝借助前代的兴盛,大兴土木,翻新了崇德殿,又建造了德阳殿。南边开了闱门,北边修了神虎门。门上立阙,表示按祖宗章法修成。四门之内,则有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八座宫殿。这些宫殿之间驾着飞阁。人不必在地面上走,而像神仙那样在天上(指天桥似的飞阁)行走。由此可知,北宫不仅有连楝祟楼高阁,而且是风景秀丽、花香鸟语的地方。其具体位置约应在今金村一带。
北宫主要是皇帝及妃嫔寝居的宫城,地位比南宫更加重要,因而建筑极尽豪华气派。章帝时有个叫梁鸿的人,一次与妻子孟光路过洛阳,看到都城宫殿壮丽宏伟的情形,又想到服役人们所受的痛苦和无休止的繁重劳动,对劳动人民产生了非常同情的心理,于是就写了一首《五噫歌》。歌词说:“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歌词最后向统治阶级发出了强烈的质问,这样繁重的劳役何时才能结束?《五噫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对统治阶级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章帝看后下令捉拿梁鸿,梁鸿从此改名换姓,东逃齐鲁,隐居起来了。
北宫的宫殿少于南宫,建筑也没有南宫的规整和对称。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温饬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门、德阳殿、宣明殿、朔平署、平洪殿。中轴线西只有半排建筑,自南而北分别是:崇德殿、崇政殿、永乐宫。崇德殿南有两门,东金商、西神虎。两门南面有两观,东增喜观、西白虎观。中轴线东有两排建筑,自南而北分别依次是:西为天禄殿、章台殿、含德殿、寿安殿、章德殿。东为永宁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和永安宫。
德阳殿是北宫正殿,殿前有德阳门。德阳殿与德阳门之间有东阁和西阁,德阳殿是明帝修建北宫时修建的。当时由于钟离意谏阻而缓建,后来钟离意出任鲁国相后才继续建成的。德阳殿是北宫内规模最大的建筑,建制颇似西汉末年未央宫前殿,在京师洛阳宏伟建筑中壮丽莫比。新建成的德阳殿,台阶高二丈,花纹石作坛,白玉砌台阶,黄金铸成的柱子镂刻着三带缠绕的花纹,并套以橘红色,屋内的墙壁上画着优美的图案,红漆梁上镶嵌着青色翡翠,并引洛水注于殿下,当时人称“珠帘玉*户如桂宫”,实不为过。德阳殿南北宽七丈,东西长三十七点四丈,可容纳一万多人。李尤在《德阳殿铭》的铭文中写道:“皇穹垂象,以示帝王。紫微之侧,弘涎弥光。大汉体天,承以德阳。崇弘高丽,包受万方。内宗朝贡,外示遐方”。汉代宫庭建筑,非常重视庭院大门。大门不但宽阔,而且两侧立有高大的石阙。石阙之上,往往有观。观是一种建在几丈高的高台上的建筑,可以远望。德阳殿门阙高耸人云,雄伟壮观。
德阳殿建成后,百官大聚会,明帝想起了钟离意的规谏,很有感触地对公卿说:“钟离意尚书若还在京城,此殿当不能建成”。每年正月初一,皇帝亲临德阳殿庆贺。公、卿、将、大夫百官,各郡吏,蛮、貊、羌等少数民族使节,宗室诸刘计万余人前来朝贺。皇帝东上座,百官等万余人西向站。庆典开始,百官上寿,皇帝赐群臣以酒食,奏九宾乐曲,表演杂技魔术,共度升平之乐。东汉的多少朝政大事均在德阳殿定夺。
在迎春殿与延休殿之间,自西向东有三个门,即建礼门、崇贤门和云龙门。崇贤门是北宫东门,云龙门是德阳殿东门。永安宫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周长六百九十八丈,宫中有园观等风景。李尤有《永安宫铭》云:“合欢黄堂,中和是尊。旧庐怀本,新果畅春。侯台集道,俾司星辰。丰业广德,以协天人。万福来助,嘉娱永欣”。
永乐宫是桓帝母孝崇皇后的住处。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死,桓帝尊其母为孝崇皇后,把她安置在永乐宫居住,享受皇太后待遇,宫内设太仆、少府官,并有虎贲和羽林军护卫。
白虎本是门名,在白虎门旁建观,就叫白虎观。观内有殿。章帝时根据谶纬学说在东汉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五经》沿袭窜改的原因,召集博士和儒生赵博、班固、贾逵、杨终等人在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章帝亲临会场,并讲了话,会议开了近两个月。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会后,章帝又命班固把会议记录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义》。该书把儒家经典和阴阳五行以及谶纬结合在一起,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明帝子陈敬王刘羡,博涉经书,也常与群儒在白虎观讨论经典。
北宫的宫殿群除了上述建筑以外,还有百官朝会殿、承光殿、温明殿、九子坊、钩盾署、掖庭署、铁柱门、盛撰门、东明门、温德殿、章德殿、宣平殿、显扬殿、云气殿等。其中百官朝会殿是举行重要仪式、制定国策的处所,居于外朝,届时天子亲临其所。承光殿是太子的东宫。
在规模庞大的宫城周围有许多附属建筑物,如群星拱月般地将宫城衬托得更加富丽堂皇。南宫西南角、宣阻门东北有凌云台,台东有冰室,专供皇帝消夏取凉之用;南宫东门外至城东望京门之间,依次排列着太尉府、司空府和司徒府。三公府第的建筑极为豪华,几欲超出皇家宫殿。明帝刘庄在位时,赵熹居太尉,欲将太尉府修葺一番。重名节的属员郑均,以为当时建造北宫已使天下民不堪命,再要大兴土木修建太尉府,无异于雪上加霜,且太尉府人员少,无需再建。于是赵熹向明帝奏明不宜修太尉府。是冬,明帝登临辟雍,但见司徒,司空二府豪华壮丽,太尉府却相形见绌,想起当初不修太尉府之事,讥讽赵熹说:“椎牛纵酒,勿令乞儿为宰”,言外之意是如果要娱乐,明显在宰相家会不尽兴,其实也有玩笑成分。在场的赵熹之子、侍中参(马乘)赵世,回家后向其父陈述了明帝的原话。赵熹不堪受辱,多次埋怨郑均,郑无可奈何,只有离职回家。
在北宫的东南,中东门西有高安馆,高安馆北是永安宫;宫周长六百九十八丈,宫内有景福、安昌、延休等殿,还有侯台和环境优美的花园;宫北为永和里。北宫东门至城东上东门的大道北面,自西向东有武库和太仓,是皇家军用仓库和供应中央御府的粮食仓库。
围绕着皇宫有许多苑囿,供帝王游乐。在北宫专门设钩盾署,管理京城苑囿游观。设令一人,秩六百石,由宦官提任,有从官四十人、员吏四十人。北宫东步广里有芳林园,园中有华光殿和崇光殿。华光殿在崇光殿北,杨震之孙杨赐和刘宽都先后在华光殿为灵帝讲过学。
北宫西北有濯龙园,内有明帝马皇后的织室,是皇后闲暇时养蚕和娱乐之所;至桓帝时,讨该园进行了苦心的经营,使濯龙园景色优美,令人游而忘返。古诗说:“濯龙望如海,河桥渡似雷”。可以想见其水波荡漾、碧空相连的迷人情景。在这优美极致的花园里,桓帝曾以祭祀天子的规格祭祀黄帝和老子,当时用带花纹的布包坛,用金银装饰,设华盖之座,用郊祀上天的音乐,声势浩大,场面隆重。
北宫西面的御花园称西苑,是供皇帝游乐的地方。初时规模和建制均不显眼,至东汉末,统治者重游乐而广修园囿,于是西苑被修饰得宛若仙境。灵帝执政,绢帛全部放入万金堂中;光和元年(178年)初开西邸卖官,想做官的人必须先到西苑商讨价格,然后上任为官。曹操之父曹嵩就是用一亿钱的价格买了太尉官衔的。灵帝把卖官收入的钱存放在西苑。他在西苑驱驴车温游周旋,有很兴致,以至于公卿大臣争相仿效,以购驴为快事,使驴市大交好运,驴价与马价齐。灵帝又喜听鸡鸣声,于是建鸡鸣堂。为了争宠宦官们使劲学鸡叫,竟能以假乱真。鸡叫声听烦了,再令宦官们学驴叫。灵帝更是一个好色无耻之徒,光和四年(181年),竟然让宫女和狗*交*配,从中取乐。西苑内还修建了千余间裸游馆,采集绿色苔藓覆盖于台阶之上,修渠环绕裸游馆四周。他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美女同船游渠,又故意翻船,戏看宫女们在水中飘游的姿色,还奏歌以助兴。渠中种植南方小国所献的莲花,高达丈余,叶大如盖,一茎四莲丛生,夜舒昼卷,名曰望舒莲。盛暑入夜时分,灵帝在裸游馆与宫女们把杯传盏,通霄达旦。又让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宫女脱去衣服陪浴。吃饱喝足之后,就去玩钱,他还在西苑与宫女们做买卖赌输赢。整日醉生梦死,竟不以为耻地自叹道:“做皇帝如此,真乃上仙也”。
东汉洛阳的园林艺术非常发达,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伊洛河畔的旖旎风光,逶迄绵延的邙山,滔滔不息的伊洛河水,坦荡如砥的伊洛平原都为园林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汉定都洛阳以后,内修宫室,外则因原野以作苑,顺流泉而治池,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育)兽,使洛阳的园林艺术独秀一枝,如颗颗珍珠点缀在这幅天然图画之中,为皇城国都平添了一分瑰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