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国之重器 (第1/2页)
弘治皇帝进了车厢,这和他所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车厢里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太皇太后已搀扶着,在沙发里坐下。
弘治皇帝便陪坐在一旁,朱厚照那个小子,已不见了踪影。
方继藩倒是觉得,此刻自己有点拉仇恨。
于是,他知趣的默不作声起来。
可这气氛嘛……显得有些尴尬。
片刻之后,蒸汽火车终于开始颤抖起来。
弘治皇帝显然受了一些惊吓,下意识的抓住了沙发的扶柄。
太皇太后周氏倒是斜了他一眼,悠悠然的道:“怕个什么?”
弘治皇帝脸一红,竟是有些不好意思。
车厢里的抖动开始加剧了一些。
弘治皇帝心里更加的不安了,脸色有些不好了。
倒是方继藩笑吟吟的道:“陛下初坐此车,偶有不适,也是理所当然,陛下,很快就好了。”
火车终于开始动了,走的很慢,可是那轰隆隆的声音,却很惊人,咔擦咔擦的轮轨传动声,更令弘治皇帝惊心动魄,仿佛置身于内的怪兽,开始活了。
二号车厢里,传来了萧敬的尖叫,混杂在那吵杂声里。
当然,没人搭理他。
太皇太后稳稳当当的坐着,面上没有表情,只是面露欣慰之色,这倒是驱散了弘治皇帝的心怯。
你看,这样的老太太都如此镇定,自己身为天子,怎么好意思恐惧呢。
很快,火车开始平缓行驶起来,先是滑出了车站,而后,外头亮堂起来。
火车开始在惯性之下,再加上那可怜的动力,速度开始加快。
可哪怕再快,也不过是时速二十多公里罢了,对于方继藩而言,已算是慢的如牛一般了。
可它最大的好处,却是动力持续,畜生会有累的时候,道路也会有拥堵,可火车只需顺着铁路线,已此速度,匀速向前即可。
弘治皇帝侧过头,见到了窗外的天光,无数的景物在在他的眼中掠过,震动终于渐渐开始变小了,不知是渐渐的习惯,还是其他的原因。
弘治皇帝的脸上,写满了震惊。
“此车……何以驱动?”弘治皇帝终于忍不住问道。
方继藩忙道:“陛下,是太子殿下的恒心、孝心,以及为天下百姓谋福的初心!”
弘治皇帝皱起了眉头,阴沉着脸,瞪了方继藩一眼:“说人话。”
呀,这怎么就不是人话了,太皇太后就爱听这个啊。
方继藩有点转换不过来,于是深吸一口气,瞬间从文科生模式,转换为理科生模式。
“陛下,太子和儿臣查看烧水时,那壶子受热,水中产生蒸汽,竟可以掀开壶盖,于是方知,原来这水蒸气,竟是可以产生力的。太子殿下为此,激动万分,既然这水蒸气,可以产生热气,掀开壶盖,那么更多的水蒸气,是否可以如风车和水车一般,产生更大的力呢。”
“风车和水车借助的是风力以及水力,可这两种力,过于依赖于自然的条件,老天爷不刮风,这风车便没了用处,不将水车建在水流旁,这水车便也没了用处。可热气,却可以人为的啊。这几年来,太子殿下和儿臣,想通了这个关节,一直朝着这个方向,招募了数百上千的匠人,花费了无数的金银,同时阅览古籍,一次又一次的进行尝试。陛下这两年,是否发现,太子殿下比之从前,更加沉默寡言?”
弘治皇帝摇摇头。
呃,这就有点尴尬了。
“在花费了无数的心血之后,终于解决了利用水蒸气的问题。太子殿下,利用烧煤,来产生蒸汽,蒸汽顺着专门的管道,进入了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用的是活塞运动……”
方继藩不断的解释着,这车子是如何运作的。
其实,连他自己也都是一知半解,这些生涩难懂的力学知识,说实话,并非是方继藩擅长的,他更多的,只是大抵的提出一个方向性的东西。
人类第一次开始利用水蒸气,或者说,造出蒸汽火车,在这个途中,其实走了无数的弯路,每一个弯路,都耽误了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时间,方继藩提出了一个方向,而无数这世上最聪明的匠人,在朱厚照的带领之下,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即可。
自古以来,这里从不缺乏能工巧匠,何况,此前工学院,以及奠定了某些基础,再加上,大量佛朗机人俘虏的出现,使得东西方的技术开始传播。
这个时代的大明,对于外来的事物,是抱有较为开放的态度的,明朝中叶至明末期间,就曾有大量的传教士带着新技术来到这里,不少士大夫,秉持着学习的态度,借助他们的知识,对许多东西进行了改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