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关中的尴尬 (第1/2页)
治理国家其实还是很容易的,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它既需要长远的目光,具有前瞻性的部署,他还要有如同烹小鲜一样的耐心与细心。
王不饿的治国思想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一句话而已。
脚踏实地的干,坚持科学发展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总是会被打上不同的印记。
脚踏实地,不意味着不可以探索。
科学的补充就是用来探索的,当通过科学的手段解决了一些当下想都不敢想的技术和事情,那么到时候再去推广,就不会被人说是异想天开了。
这句话怎么说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没有科学院,没有王不饿的这种先知性。
那么当一个皇帝知道磷矿是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时候,大概率会推广这种东西。
就算考虑到成本问题,不可能全面推广,至少矿山周围肯定是要推广的。
他们的运输成本并不高,但收益却很高。
这么搞虽然也能够提高产量,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不偿失。
没有经过提炼的矿石,就算是碾碎了,也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密切接触过的人,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病上身。
甚至一个矿上的工人,饭前可能没有洗手,把手上残留的有毒物质吃进了肚子里,这样就会引发问题。
就算不考虑这些问题,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就去搞那些化工产品,不是王不饿自吹,他还真没这个实力。
反倒是沤肥这件事是比较靠谱的,材料比较普遍,管他数量够不够多,至少家家户户都能拿出来一些。
而经过科学院的研究之后,再选出最合适的方法和配比,以及沤肥的技术。
这个时候大家再去操作的时候,得到的效果自然是最大化的。
而不是朝廷说一句沤肥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增加产量,办法就是把粪便秸秆什么的混合在一起,等一段时间就行了。
真若是这样干了,效果可能也会有,但绝不会出现朝廷想要的成绩。
所以,王不饿的这个思想,就是官府脚踏实地的去干,用已经有的技术去干。
科学院负责研究探索,双方各司其职,用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五百年的时间,让大汉的科技水平更上一步。
而现在自己种下的就是一棵种子,只要坚持这个思路。
三五百年之后,大汉未必不能发展到类似于二十一世纪那种科技水平。
毕竟后世走到那一步也不过用了二百年左右的时间而已。
离开了试验田,沿着黄河一路向西,走过了函谷关。
依旧还是那个忙碌的关口,不得不说,战乱时期,函谷关就是一个天然的屏障。
高大的关口,狭长的通道,能够让敌人看着就头皮发麻。
可是在和平时期,这个关口和狭长的通道,偏偏又是限制了地方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一座屏障。
现在函谷关施行的是双向同时开放规定,但是由于道路宽度有限,所以经常走这条路的车辆,也是要限宽的。
不然在这种环境下,错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前面只要停下来,后面很快就会堵上一大片,从而影响整个通关效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