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策论 (第2/2页)
可以说,刘表藏书之丰富,若称第二,当世无人敢称第一。
当然了,现在都白白便宜了刘景。
刘景近日正好在读崔寔的著作《政论》,而崔钧乃崔寔从子,其所写文章参考了《政论》,所以才让刘景生出熟悉之感。
事实上崔钧并没有一味照抄《政论》言论,他的一些个人观点亦令刘景感到眼前一亮。
但不可否认的是,崔钧有《政论》作参考,堪称高屋建瓴,这让他在面对一众竞争者时占尽优势。
崔钧才学本就冠绝诸生,又有崔寔这么一位文学家、政论家、思想家加持,第一舍他其谁?
…………
“铛!铛!挡!……”
午后,清亮的钲声响彻于空旷的大堂内,仅剩的几名考生面露惶急之色,在监考们的一再催促下,磨磨蹭蹭的上交了考卷。
相比于空旷的正堂,此时隔壁便坐内却是坐满了人。
每名考生少则数千言,多则上万言,上百名考生就是数十万言,刘景不可能一一详看,他让诸葛亮、王粲、庞统、蒋琬、韩暨、刘先等僚臣与宋忠、綦毋闿、司马徽等监考一同阅卷,遴选出优秀佳作,上呈刘景过目。
当最后几份考卷送过来,刘景大略扫了一眼,见并无出奇之处,轻咳一声,继而对室中众人道:“眼下考试已经结束,诸君以为此次对策,谁为第一?”
宋忠作为考试的主考官,当先开口道:“博陵崔州平文章精妙,政治得失,军国计略,无所不通,可谓博达,当为第一。”
王粲轻轻颔首道:“崔州平虽承前人之惠,亦有其独到见解,诸生无有过者,可为第一。”
诸葛亮心里很是为好友感到高兴,笑道:“崔州平乃冀州名士,此番参加考试,非其本意,以其才略,第一当之无愧。”
其余众人也都表示认同,崔钧夺魁,算得上是众望所归了。
刘景当即顺应人心,点崔钧为第一,接着与众人商讨二三名。
既然第一名给了崔钧这个北人,为了平衡,第二名无论如何不能再给北人,必须给荆州人。
司马徽、王粲等人提名刘廙,宋忠、庞统等人则提名习祯,二人得到了最多人的支持,而诸葛亮与众人不同,提名杨仪。
杨仪名望,远不及刘廙、习祯二人,诸葛亮过去并不认识杨仪,对他知之甚少,然而杨仪一篇策论写得精彩绝伦,全文数千言,诸葛亮读罢拍案叫绝,直呼:“杨威公真王佐之才也!”
对于诸葛亮如此看重杨仪,刘景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历史上诸葛亮就十分爱惜杨仪的才干,即便他和魏延势如水火,互不相容,诸葛亮也不忍有所偏废。
刘景低头重新翻看杨仪的策论,不得不承认,尽管杨仪性情狷狭,品德有亏,但也确实才华过人。
正是因为有着令人称叹的才华,历史上杨仪奔关羽,则关羽看重之,见刘备,则刘备厚遇之,入相府,则诸葛亮视为股肱。
对于杨仪其人,刘景心中尚有疑虑,并不急于下决定,目光随之转向刘廙、习祯的考卷。
刘廙的文章同样十分精彩,只是多为儒家之见,频繁引经据典,动辄春秋之义,圣人之言。
刘景对刘廙的评价是,文章过于杨仪,而策略逊之。
刘景手指无意识的敲击书案,心里反复思量,如果选才,就选杨仪,如果选德,就选刘廙。
至于习祯,才不及杨仪,德不及刘廙,稍显平庸,与他称于襄汉的偌大名声不太匹配。
刘景思考良久,最终念及杨仪历史上居朝中,则与刘巴不睦,入军旅,则同魏延结仇,性格缺陷太大,若是让他居崔钧之下,荆楚之首,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遂弃杨仪,以刘廙为第二。
第三名刘景没选习祯,而是点了河东裴徽。
河东裴氏世为著姓,裴徽之父裴茂建安初曾奉诏率领关中诸将讨伐逆贼李傕,因功封为列侯。
其兄长裴潜得到王粲举荐,已于数日前投身刘景麾下,任西曹令史之职,辅佐西曹掾韩暨,主持安远将军府内官吏署用事。
裴潜为人博学多才,不过由于少时放荡无度,不修细行,因此为其父所不礼。裴徽与之正相反,从小洁身守礼,甚有父风,所以很得其父裴茂的欢心。
裴徽年龄比兄长裴潜小数岁,才识却不逊多少,于诸生中秀出班行,被刘景定为第三名。
接下来刘景点石韬为第四,素有盛名的习祯仅为第五名。
刘景并非对习祯有偏见,但仅就策论而言,确实有些名不副实。若非担心舆论,怕引起非议,他的排名可能还要再低几名。
第六为益州广汉人尹默,巴蜀之地历来贵今文而不崇章句,尹默有感巴蜀学问不博,因此游学襄阳,求教于宋忠、司马徽。若只考较经义,他或能夺魁。
第七为荆南零陵人刘敏,其乃蒋琬外弟,两人弱冠俱知名,后刘敏北上襄阳求学,蒋琬则成为了刘景的心腹重臣。
襄阳人庞林、罗蒙分居第八、第九,庞林乃庞统胞弟,罗蒙亦出身襄阳大族,两人皆为沔南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
刘景把杨仪排在第十,对此诸葛亮认为杨仪的排名过低,以其才略,足以进前五,乃至前三,再怎么样也不该仅列第十。
然而刘景态度十分坚决,诸葛亮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结果。
刘景亲自敲定前十名后,便不再多言,完全放手给下面,以宋忠等监考为主,诸葛亮、王粲等人为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不出一个时辰就拟好了甲乙榜单。
年仅十六岁,备受刘景看重的少年才俊马良仅居四十七名,未能入甲等。